根據數字集裝箱航運協會(DCSA)的數據,如果所有提單(B/Ls)中有一半是以數字化方式處理的,集裝箱運輸業每年可節省高達40億美元。
DCSA正利用新型冠狀病毒的流行性,加快向航運業引入電子提單的任務。
該協會首席執行官Thomas Bagge昨日告知《The Loadstar》,該協會的財務模型得出的結論是,只需50%的電子提單采用率,集裝箱運輸業每年可節省40億美元。
根據空運業的eAWBs普及率——經過十年的努力,目前為68%,DCSA聲稱:“如果我們現在開始對e B/L進行標準化,我們相信到2030年50%的采用率是可行的。”
自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幾乎每一家承運人的辦公室工作人員都被迫在家辦公,在獲取和提交紙質提單方面遇到了巨大困難,越來越多的承運人只采用簽發電子提單的方式。
與此同時,由于客運航班大面積取消后全球空運運力被削減,剩余的空間主要被有緊急運輸需求的醫療貨物所占用,承運人無法在世界各地發送提單,收貨人和貨代需要在貨物放行前向港口和海關當局提交提單。
MSC全球首席數字與創新官、DCSA董事長Andre Simha解釋道,"新冠肺炎疫情凸顯了標準化電子提單的核心優勢。由于疫情造成的空運延誤,港口貨物無法出口,導致紙張文件滯留在其他地方。"
他舉例說,3月下旬,英國政府出臺封鎖條例后不久,Evergreen UK就發出了一份客戶咨詢報告,內容是:“倫敦不可能簽發出口正本提單,在這些措施生效期間,我們將停止簽發紙質發票。”
MSC督促其客戶考慮注冊電子提單。然而,沒有實際提單可能會使托運人對貨物的所有權受到損害。
一位貨代說:“一些承運人說他們只做電放或提貨單。無論哪種方式,其后果都是托運人無法維護貨物的所有權,因此從所有權和控制權的角度來看,這一點意義重大。”
Bagge先生表示,他希望DCSA于“今年晚些時候”發布有關電子提單的初始文件,并披露他已向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尋求有關如何管理流程的建議。
“考慮到他們的經驗,不征求他們的意見是瘋狂的,他們強調了兩個關鍵點:第一,盡早讓有關當局參與進來——我們一直在與世界海關組織(World Customs Organization)和歐盟委員會(EC)通話,并將在允許的情況下與美國當局接洽。
“第二,提單只是一份文件。引入電子提單的部分挑戰是,還有更廣泛的其他紙質文件簽發——進出口報關單、DG證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