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強國必定是海洋強國、航運強國。我國外貿運輸90%以上是靠海運來完成的,貫徹落實好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必須要建設一支高素質的船員隊伍。”5月21日,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航海學會理事會理事長何建中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加強船員隊伍建設要從質量上把關,從市場上引導,從制度上扶持,加強行業管理,調動社會力量,落實企業責任,打好“組合拳”,努力建設高素質船員隊伍,服務交通強國、航運強國戰略。
截至2019年底,我國共有注冊船員約166萬人,其中海船船員78.3萬人,內河船員87.7萬人,總數位居世界首位,但船員隊伍結構老化、后繼乏人且質量不高等問題同樣十分突出。何建中介紹,“究其原因,在于船員管理社會化機制不健全、船員實操能力特別是應急處突能力不過硬、船員職業吸引力下降、船員權益得不到有效保障等問題突出。”有關部門統計,2010年全國航海類專業招生是5萬多人,到2018年全國航海類專業招生不足1.6萬人,近兩年航海類專業畢業生上船率不到50%。
“船員隊伍建設涉及培養、使用和管理等多個環節,是一項長期的艱巨的系統工程,需要多部門所有相關方及全社會的共同參與和推動。”他建議,一是修改完善船員管理法規制度,推動相關部門研究出臺中長期(2020—2035)船員發展綱要,系統促進高素質船員隊伍建設。二是推動落實監管和船員培養主體責任,引導航運公司建立自有或穩定的船員隊伍,鼓勵校企合作定向培養船員,探索建立政府部門、培訓機構、航運企業、船員管理公司、外派機構齊抓共管的船員培養機制。三是深化船員管理制度改革,推行實船實操考試和船長綜合能力評估,推動建立船員市場誠信體系和職業發展保障公共服務平臺,便利船員從業,提供心理咨詢和法律援助。四是切實維護船員合法權益,研究出臺針對船員職業群體特點的更具可操作性的社保繳納制度,深化船員專業技術職稱制度改革,推動船員勞動合同(范本)的應用和海事勞工條件檢查,嚴肅查處侵犯船員合法權益的行為。五是大力弘揚航海文化,充分利用“中國航海日”“世界海員日”等活動載體,提升船員職業社會認可度,激發船員職業自豪感。
加強船員隊伍建設也需要后繼有人。“近年來,我國青少年航海教育雖取得一些發展,但因我國青少年航海教育起步較晚,范圍和深度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很多方面都需要進一步加強和改進。”談到青少年的航海教育問題,何建中頗有感觸,“加強青少年的航海知識教育,是為海洋強國建設提供智力支撐和人才支撐的基礎性工作,對于海洋強國建設意義重大。”
針對這一情況,何建中在今年兩會上提出了關于加強青少年航海教育的提案。他建議從四個方面著手:加強頂層設計,建立青少年航海教育的長效機制;加強協同合作,凝聚青少年航海教育的強大合力;加強載體建設,創建豐富多彩的青少年航海教育基地;加強宣傳推廣,營造青少年航海教育的良好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