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寧波海運運力集中在散運市場,且以煤炭運輸占絕對比重,在流年不利的2019年,散運業績不甚理想。可期的是,其2年前建造的1萬噸級成品油輪將于7月份交付
2018年,吃下浙能集團散運運力“大餐”的寧波海運散貨船運力規模不小,但是此后的散運業績不甚理想。2019年,寧波海運散運業務毛利同比下降19.75%,為3.17億元;2020年一季度,毛利率較2019年同期減少57.98個百分點。面對流年不利,寧波海運在2019年報中表示,企業海運業務貨種相對單一,主要集中在干散貨,下一步將借助實際控制人浙能集團的優勢,由單一的煤炭等散運為主向綜合能源運輸服務商轉型,打造成為浙能集團能源運輸主平臺。
吃下散運“大餐”,業績不甚理想
2018年12月,寧波海運完成資產重組工作,向浙能集團發行1.55億股購買其持有的富興海運51%股權;向寧波海運集團發行1028.42萬股購買其持有的江海運輸77%股權;向煤運投資發行1066.29萬股購買其持有的浙能通利60%股權,富興海運、江海運輸和浙能通利成為寧波海運的控股子公司。交易前,富興海運、浙能通利以及江海運輸均為浙能集團以及寧波海運集團下屬企業,其主營業務均涉及水路貨物運輸;交易后,寧波海運將打造成為浙能集團旗下沿海貨物運輸業務的唯一平臺,同時解決浙能集團內同業競爭問題(浙能集團持有寧波海運集團51%的股權,寧波海運集團持有寧波海運31.11%的股權,為寧波海運第一大股東;浙能集團持有寧波海運12.82%的股權)。
吃下浙能集團散運運力“大餐”的寧波海運散貨船運力規模不小。根據交通運輸部《中國航運發展報告(2018)》關于2018年底中國主要航運企業經營中國沿海船隊規模排名,寧波海運運力規模排名第7。截至2019年底,寧波海運擁有散貨船32艘(含光租運力1艘)、163.02萬DWT(含光租運力17.62萬DWT),船隊平均船齡14.3年,以靈便型和巴拿馬型散貨船為主。
然而,2019年,受宏觀環境影響,寧波海運散運業績表現不甚理想。在中美貿易摩擦升級、中國宏觀經濟下行壓力加大、2018年新增運力沖擊顯現等因素影響下,以煤炭為主的沿海散運市場表現不及預期,市場總體呈現低位震蕩徘徊走勢。2019年,寧波海運實現水路貨物運輸業務收入18.31億元,同比下降13.56%(2018年同比增長22.93%);實現毛利率17.34%,較2018年減少1.31個百分點(2018年為較2017年減少0.54個百分點);實現毛利3.17億元,同比下降19.75%(2018年同比大增354.02%)。寧波海運在年報中解釋道,水路貨物運輸業務收入同比下降13.56%,主要系報告期市場變化大,外租船舶效益不穩定,外貿運輸客戶需求量減少,導致內外貿租船運輸業務均大幅度減少,租賃船營業收入同比下降30.75%。其中,外貿運輸業務同比減少1.61億元;內貿運輸業務同比減少7665.61萬元。
2020年一季度,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船舶周轉率下降,運價下跌,導致寧波海運水路貨物運輸業務收入同比下降15.43%,為3.5億元;水路運輸業務毛利率較2019年同期減少57.98個百分點(見表)。一季度,寧波海運實現營業收入3.79億元,同比下滑26.49%;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029.98萬元(2019年同期為3385.08萬元)。
寧波海運對于2020年半年報的業績預期也不樂觀,其在一季報中表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煤炭等大宗散貨需求量下降,致水運業務效益下滑,預計年初至下一報告期末的累計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將同比下降90%~110%(2019年上半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3億元)。
在2019年報中,寧波海運總結道:公司海運業務貨種相對單一,集中在干散貨,而散運中又以煤炭占絕對比重,液體散貨尚未形成實質運力。隨著國家能源政策調整力度加大,沿海經濟發達地區煤電發展受限,以沿海電煤運輸為主的企業經營格局面臨新的挑戰。
挺進油運市場,轉型綜合能源運輸
針對業務貨種相對單一的風險,寧波海運在2019年報中表示,已開展調研與規劃,在做優做強散運市場的同時,為擴大能源運輸服務領域謀篇布局,推進企業轉型升級,提升實力與市場競爭力。
寧波海運在2019年報中表示,公司實際控制人浙能集團一直以來對寧波海運在業務、資金、管理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為將寧波海運打造成為浙能集團能源運輸主平臺、從單一的煤炭等散運為主向綜合能源運輸服務商轉型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機遇。浙能集團是目前中國地方能源企業中裝機容量最大、資產規模最大、能源產業門類最全、盈利能力最強的能源服務商,以能源立業,積極構建電力、油氣、能源服務產業新格局,為打造綜合能源全產業鏈奠定了基礎。寧波海運將充分發揮浙能集團在綜合能源產業方面的優勢。
在寧波海運2019年報中,《航運交易公報》記者獲悉,2020年,寧波海運將全力抓好新建1萬噸級成品油輪建造工程,確保如期保質投運,推進油運市場布局,并研究謀劃綜合能源運輸服務。同時,將進一步助推企業轉型升級,激發發展新活力;抓住能源結構由傳統一次能源轉向煤、油、氣、核、新能源等多輪驅動的機遇,開展人才、資金、技術等調研與規劃,調整優化船隊運力結構,為擴大能源運輸服務領域謀篇布局。
《航運交易公報》記者經查閱資料獲悉,寧波海運選擇中航鼎衡造船為其建造1萬噸級成品油輪,造價約為1.1億元,于2019年3月開工,船長139.98米,型寬20.20米,設計吃水7.2米,雙殼,入級中國船級社,航線區域為中國近海、內河航行(江海通航),可裝運航空煤油、汽油、柴油3種規格的成品油,預計于2020年7月交付。
油運市場利好,油運企業盈利
首艘1萬噸級成品油輪的建造和交付只是寧波海運進入油運市場的前奏,其目標是打造成為浙能集團能源運輸主平臺,從單一的煤炭等散運為主向綜合能源運輸服務商轉型,顯然將會布局更多的油輪。
《航運交易公報》記者經過多年來對油運市場A股3家上市公司——中遠海能、招商輪船和招商南油的業績跟蹤發現,2019年油運市場運價暴漲,3家上市公司均有不俗表現。
2019年四季度,VLCC運價的暴漲帶動阿芙拉型等油輪運價的上升,給油運企業送來了“春天”。2019年,全球第一大油輪船東中遠海能油輪運輸業務實現營業收入123.25億元,同比增長14%;毛利率為15.15%,較2018年增加4.78個百分點。
2019年,自有VLCC運力名列世界第一的招商輪船油輪運輸業務實現營業收入71.61億元,同比增長49.93%;毛利率為28.7%,較2018年增加14.33個百分點。油輪船隊貢獻凈利潤占招商輪船歸母凈利潤的90%以上。
2020年一季度,由于國際油價暴跌,3家上市公司的凈利潤更是翻番。一季度,中遠海能實現營業收入40.68億元,同比上升5.73%;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6.29億元,同比上升46.9%。招商輪船實現營業收入45.79億元,同比上升24.45%;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2.66億元,同比上升262.37%。招商南油實現營業收入10.61億元,同比上升8.99%;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7.59億元,同比上升322.14%。
剝離了VLCC船隊,作為全球第四、亞洲第一的靈便型外貿成品油輪船東的招商南油同樣獲得盈利。2019年,招商南油油品運輸實現營業收入32.29億元,占總營業收入的92.5%,同比增長24.23%;毛利率達32.03%,較2018年增加11.01個百分點。從寧波海運已訂造的1萬噸級油輪推測,其業務結構可能與招商南油更相似。
在疫情導致的全球需求疲軟與原油“價格戰”雙重影響下,原油價格處于近年來低位。長周期看,以往油價下跌,企業生產成本與消費者支出隨之下滑,有利于經濟發展,將對全球經濟起到正面作用。歷史經驗表明,油價劇烈波動通常利好油運市場,同時低油價有助于航運企業控制營運成本。
總體來看,2020年,油運市場運費率總體表現會好于2019年。2020年的VLCC油運市場或將是本世紀以來遭遇各種事件沖擊最多的一年。油價暴跌后一度出現本世紀以來最為陡峭的升水結構,并帶來大量短期儲油套利需求,對運價構成一定支撐。VLCC運價的高位無疑將拉升其他油輪運價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