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氣候變化的日益關注促使海運業專注于提高效率的方法。目前,大多數貨物是通過集裝箱船運輸的,但隨著氣候變化推動航運業的轉變,貨柜的未來成為了一個問題。
最初,貨柜是由于對全行業標準化包裝方法的需求而發展起來的,并且仍然是最環保的貨物運輸方式。
麥肯錫公司(McKinsey&Company)的專家合伙人Steve Saxon表示:“集裝箱徹底改變了全球貿易。通過降低貨物裝卸成本和減少破損險和偷竊險,大大降低了貨物運輸成本?!?/p>
如今,五顏六色的貨柜集裝箱被堆放在世界各地的船舶和港口上。集裝箱由金屬制成,堅固耐用,能夠保護貨物和產品免受各種因素的影響,而其統一的形狀使船東能夠將貨物緊密地包裝在船上和集裝箱內。集裝箱的標準金屬結構也使從卡車到船舶、再到火車的整個供應鏈實現了多式聯運。
政治和經濟轉變
全球貿易專家已經預測, 盡管近期的政治變化可能影響諸如英國脫歐或美國與中國的持續貿易戰等經濟表現,但貿易仍將繼續增長。
預計會有越來越多的集裝箱來運輸產品,這也是合理的。然而,一些航運專家開始質疑,世界是否已經達到全球化的頂峰,以及國際貿易模式的未來是否會因為貿易戰和環境法規需要該行業減少排放而發生改變。
打擊低效率
集裝箱航運業在供應鏈和全球貿易航線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但根據Saxon的數據,該行業每年約有200億美元的浪費來自效率低下的集裝箱供應鏈,其中大部分是由于缺乏數據共享造成的。
當貨物積載系統表現不佳,效率低下地進行船舶部署實踐,甚至在空集裝箱移動過程中,都可能產生浪費。
Saxon表示:“如果船東,集裝箱班輪公司和碼頭共享數據,則整個供應鏈將會更加順暢。供應鏈的平穩意味著成本降低、摩擦減少,并將有助于促進全球貿易?!?/p>
瓦錫蘭商業情報總經理Andrei Voinigescu認為:“未來數據使用的增長將使整個行業受益。為了減少能源使用,將更加強調使用‘大數據’——軟件和數據驅動的卓越運營、航程優化和船隊利用優化解決方案——以減少能源使用。這將有助于船東更好地運營,同時降低整個船隊的溫室氣體排放?!?/p>
數字化也有可能導致全球貿易的潛在減少。例如,在制造業中擴大機器人的使用,可能會使企業不太可能在勞動力成本較低的國家生產商品,而是在當地生產商品,更接近消費者,減少對跨洋海運航線的需求。盡管如此, Saxon認為,供應鏈技術的進步所帶來的好處將抵消任何下降。
Voinigescu還表示:“雖然貿易航線可能會發生變化,例如,包括區域間貿易航線的增長,但該行業的整體前景是積極的。盡管總體上存在貿易緊張、不確定性、船舶訂約活動減少,但潛在的航運經濟驅動仍然健康。海上運輸的總噸位在2019年繼續增長;雖然它的速度有所放緩,但長期趨勢仍是上升的?!?/p>
未來燃料的作用
隨著效率要求的提高,海運業面臨著越來越大的脫碳壓力,迫使船舶使用新的燃料來源?!?/p>
Saxon表示,“新燃料可能會更昂貴,這對公司優化供應鏈帶來了壓力。這意味著我們很可能會看到長途洲際集裝箱運輸量增長放緩,而區域貿易航線增長加快的局面?!?/p>
預計未來對化石燃料的需求將下降,航運業的某些板塊,例如油輪和煤炭運輸船,將減少使用量。Voinigescu認為,該行業將看到對運輸氫氣或氨氣的船舶的需求增加。
Voinigescu表示:“這并不是整體減少能源運輸,只是改變了需要運輸的能源種類。”
航運業的未來可能會繼續包含貨柜,但也可能會包括強調數字化以提高貿易航線效率以及實現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宏偉目標。
Saxon表示:“到目前為止,遠洋運輸是最高效的貨物運輸方式。與鐵路、卡車或空運等其他運輸方式相比,它使用的燃料更少,因此排放的溫室氣體也更少。也就是說,航運確實將會改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