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塔克拉瑪干大沙漠
天山冰達坂、阿爾金山無人區
跨越1305公里的
新疆烏尉高速公路建設正全力推進
中交集團新疆烏尉公路包PPP項目
由烏魯木齊至尉犁、尉犁至35團、35團至若羌、依吞布拉克至若羌、尉犁至且末五個項目組成,線路總長度1305千米,是目前國內在建最大的PPP項目。
中交建設者正頂著風沙和烈日加速推進項目建設。
目前,全線各項工程陸續步入正軌,項目現場復工工點累計233個,南疆四個項目路基、橋涵、隧道工程已全面復工。
其中,S254線尉犁至且末公路項目位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南部天山山脈南坡與阿爾金山北麓之間的塔里木盆地,路線穿越素有“死亡之海”之稱的塔克拉瑪干沙漠腹地,是目前世界上在建的里程最長、流動沙丘分布最廣、施工條件最惡劣、嚴寒酷暑沙塵暴頻發、施工難度最大的沙漠公路。
漫漫黃沙之中
十幾輛推土機成梯隊排開
縱橫往返
整齊地向前推進
推沙開路
留下一道道筆直的軌跡
做工程,我們一絲不茍!
做環保,我們也是認真的!
保護大漠動物園
天鵝、白鷺、黃羊、駱駝,這里是中交建設者,盡全力保護的大漠動物園。
這個大漠動物園位于新疆烏尉公路包PPP項目三若線臺特瑪湖區。湖面濕地相稱相托,新疆烏尉高速公路小心翼翼從湖區穿行而過。
為了保護當地極其脆弱的生態環境,項目部在建設過程中及時采用物理隔斷、設計把控、動物保護,保證了當地良好的生態環境。
在“死亡之海”大變“中國魔方”
這個“中國魔方”就是由蘆葦桿做成的草方格,它的出現讓人類第一次以成功者的姿態站在了流沙面前。
塔克拉瑪干沙漠每年要往周邊地區輸送數十億噸的沙子,春夏季節,幾乎天天有沙塵暴,一般情況下,風主要在距地表10厘米左右搬運沙粒,超出這個高度,輸沙很少,并且每次搬運沙粒的距離約在1米。
項目部采用長和寬為1米、高20厘米的草方格,足以把沙粒一層層格擋下來,除此之外,草方格還能使地面粗糙、減小風力、并截留水分,提高沙層含水量,有利于固沙植物的存活。
守住大漠里的胡楊林
G0711線35團-若羌工程SRTJ-01標段位于最為著名的塔里木河綠色走廊內,十月里金燦燦的胡楊林為施工現場增添一道美麗的風景線,生長在塔里木河旁的胡楊,用不屈不撓的身軀阻擋了沙漠對綠洲的侵襲,保護著荒漠地區的生態。
烏尉高速公路貫穿大漠,五次穿越塔里木河,為此,在設計階段,中交建設者便為胡楊量身定制了保護路線,充分考慮胡楊的生長區域,8條施工便道不斷優化設計,放棄垂直距離的施工方案,為胡楊讓道,一繞就要多走4公里。
此外,不只是胡楊,在施工中遇到的固沙植物,都得到了中交建設者用心的保護。
這不僅是一條穿越沙漠的“天路”
更是一條生態環保之路
一條新疆人民通往未來美好生活之路
圖文素材由中國交通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