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我國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宣布北斗三號最后一顆全球組網衛星成功入軌,這標志著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完成了對全球的覆蓋,可以為全球用戶提供定位、導航、授時服務。全國首創在內河領域應用“北斗終端+APP”“無接觸”過閘的企業,北部灣港集團與北斗一同成長,多年探索,持續引領,推動北斗高精度技術落地應用。
據介紹,為滿足西江內河船閘、物流等傳統業務創新的需要,從2013年起,北部灣港集團旗下西江集團開展北斗相關技術的研究,研發出北斗智能過閘系統。通過北斗對船舶進行高精度定位,當船舶航行至其預約的船閘附近時,系統就會自動生成船只信息,幫助調度中心進行統籌調度,實現“不靠岸報閘,不停船繳費”,全流域“一次報閘,全線通過”。與傳統報閘方式比較,減少了靠岸報閘、審核、繳費等繁瑣手續耗費的時間。
截至2020年6月,西江流域已有超過3700艘船舶安裝了船載北斗智能終端,累計實現船舶水上“ETC”(不停船自動繳費)智能過閘35.5萬艘次,船主通過線上累計繳費超過1.6億元。
以西江集團為依托的“廣西船聯網工程研究中心”經廣西科技廳批準組建,在北斗應用方面實現了廣西區級創新平臺零的突破,標志著北部灣港集團北斗科技研發工作邁上新的臺階。該中心致力于船聯網大數據處理、信息安全監控、水運物流GIS 、船載智能輔助駕駛、新型貨運船舶智能系統集成、智能集裝箱管控等技術的研究,進一步深化船聯網終端硬件系列產品的研發,形成一批應用成效顯著的解決方案。
北部灣港集團積極開展北斗應用科研創新工作,先后申報廣西科技廳、交通運輸廳、工信委等部門北斗應用相關科研項目10項。成功研制出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船聯網北斗智能終端及其應用服務系統”,獲得實用新型專利5個、軟件著作權8個,榮獲廣西科技進步獎一等獎、廣西科技進步獎三等獎、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衛星導航科學技術獎三等獎。
除了船閘管理,北部灣港集團也在港口、物流和工程建設等業務中探索應用北斗技術。北部灣港集團與華為等國內頂尖技術公司開展全方位的戰略合作,聯合科研攻關,加大“北斗+”技術在信息化建設中的應用,推進集團公司數字化轉型,最終實現港口業務的無紙化,物流業務的智慧化,做到關鍵業務流程節點的可視、可控、可溯。打造北部灣港集團業務調度監控中心和對外客戶服務平臺“北港網”,為北部灣國際門戶港和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提供信息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