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電搶裝潮下,在營收和利潤雙雙增長的情況下,風電主軸重要供應商通裕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通裕重工”,300185.SZ)卻將自己賣身于珠海國資委下屬的珠海港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珠海港集團”)。
看起來令人費解,仔細分析卻也不難理解。
風口期“賣身”
近日,通裕重工發布公告稱,擬向珠海港定向增發不超過6.13億股股份,定增募資不超過9.44億元用于補充流動資金,折合每股不超過1.54元。此外,珠海港集團簽訂股權轉讓協議,受讓司興奎所持2.58%的公司股份,受讓山東省高新技術創業投資有限公司所持2.42%的公司股份。股權轉讓與定增完成后,珠海港集團持股比例將達20%,成為控股股東,實控人擬變更為珠海市國資委。
公開資料顯示,通裕重工系位于山東省德州(禹城)的高新技術企業,于2011年3月8日在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掛牌交易。
通裕重工是我國風電主軸生產龍頭企業,鍛造、鑄造、焊接是其三大核心制造工藝。依托于該三大核心制造工藝及綜合性加工制造平臺,通裕重工在風電行業形成了風電鍛件(雙饋式風電主軸)、風電鑄件(雙饋及直驅式風電輪轂、機架、軸承座;直驅式風電定軸、轉軸等)、風電結構件(直驅式風電轉子機殼、定子機座等)三大產品系列,成為中國重要的兆瓦級風力發電機主軸生產基地。2019年6月,通裕重工入圍“山東省高端裝備制造業領軍(培育)企業名單”新能源裝備12家企業中的第五名。
在風力發電搶裝的風口期,而且在營收和利潤同比雙升、訂單增加、產銷均有所增加的良好經營情況下,通裕重工實際控制人出售控股權,幾乎是“賤賣”。
相關資料顯示,公告當天通裕重工的價格為1.97元/股,珠海港集團通過股權轉讓獲得5%的股份,之后又通過不高于1.54元/股的價格獲得通裕重工15%的股份。相當于珠海港集團以最小的代價獲得20%的控制權,同時又以增發的方式向通裕重工注入不超過9.44億元的流動資金。
“珠海港集團這筆買賣做得太劃算了,以較小的成本獲取5%的股份,然后又通過給上市增發獲得實際控制權,其增發的不超過9.44億元的資金又回到上市公司,還是歸它主導。”一位長期跟蹤通裕重工的投資者分析稱。
通裕重工第一季度財報顯示,截至2020年3月底,公司擁有總資產124.49億元,凈資產53.79億元,資產負債率約為55.32%。營業額約為11.63億元,46.39%;扣非后歸屬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約為5954.18萬元,同比增長170.83%。從上述交易數據以及通裕重工的財報數據,通裕重工這筆買賣略顯異常。
6月25日通裕重工發布的“跟蹤評級報告”顯示,截至2019年末貨幣資金14.08億元,其中9.63億元為受限資金,受限比例達68.37%;公司應收賬款賬面價值16.22億元,較年初增長22.82%,應收賬款規模較大,對營運資金存在占用;公司存貨22.99億元,較年初增長11.48%。
從期間費用看,2019年,公司期間費用總額為6.44億元,較上年增長36.42%,主要系研發費用和財務費用增加所致。其中財務費用為2.55億元,較上年增長24.05%,主要系承兌匯票貼息增加所致。
值得關注的是,一年之前的2018年6月份,通裕重工已經引入山東省內的國資戰略投資。
對于通裕重工實控人司興奎來說,引入國資或許確實出于無奈。實際上,也是在去年6月份,通裕重工已經引入過一次國資戰投。
2019年,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司興奎與山東國惠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山東國惠”)和山東省高新技術創業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山東高新投”)達成股權轉讓協議,通過向山東國惠和山東高新投轉讓部分股份,為通裕重工引入了國有戰略投資者。協議轉讓完成后,山東高新投和山東國惠分別持有通裕重工5.67%和5.04%的股份,成為通裕重工戰略投資者。
“去年已經引進過一次戰略投資,如今以‘斷臂求生’的方式讓出實際控制權,足見通裕重工確實也有自己的難處。”一位接近通裕重工高管層的知情人士稱,“通裕重工的產品等競爭力還是不錯的,但是因為應收賬款較多,財務費用較高,導致通裕重工的資金壓力非常大。”
新股東或將加碼海上風電
此次股權轉讓與定增完成后,珠海港集團持股比例將達20%,成為通裕重工控股股東,通裕重工實控人亦將變更為珠海市國資委。作為珠西地區最大的港航企業,珠海港集團不僅具備較強的資金實力,其在清潔能源電力等領域也布局廣泛,已構建起以風電、火電、管道天然氣、天然氣發電為依托的綜合能源板塊,旗下共6個風電場投入正式運營,并不斷擴大在清潔能源電力的投資運營規模。
珠海港集團是大型國有獨資企業,資產規模為300億元,被評為“國家5A級綜合服務型物流企業”。目前擁有全資、控股、參股、合營企業122家,其中包括一家A股上市公司(珠海港股份有限公司)、兩家新三板掛牌企業(珠海港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珠海港昇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和珠海市首家5A級物流企業(珠海港物流發展有限公司)。
風電作為清潔能源的重要利用形式,正處于從替代能源向主體能源過渡的關鍵時期,隨著風電裝備技術的迭代、成本的降低,儲能、特高壓技術的發展,以及海上風電未來黃金十年的到來,未來行業景氣度將持續向好。
作為風電主軸全球龍頭,通裕重工業務收入穩定增長。全球風電裝機容量過去5年保持了近20%的復合增長,受益于海上風電的高速發展,預期未來增長還將持續。
業內人士預測,通裕重工本次向珠海港集團出讓股權,是通過資本融合擴大市場布局的體現,引進珠海港集團這位大股東,發展海上風電,是已成定局的大趨勢。珠海港集團此次入主通裕重工為其提供資金和業務支持,將有助于推動通裕重工業務穩健發展,而通裕重工憑借其明顯的鑄鍛技術優勢和自主技術能力,將有望成為珠海港集團重要的制造類上市平臺。隨著資本事項的推動,未來雙方將在清潔能源電力、港口碼頭、海工裝備等領域進一步實現產業協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