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特黄特黄刺激大片,脱岳裙子从后面挺进去视频,27xxoo动态图178期,а√8天堂中文官网资源

當前位置:中國港口網 > 港航動態 > 安徽:“兩線多點”戰洪澇 軍民攜手護家園

安徽:“兩線多點”戰洪澇 軍民攜手護家園

來源: 人民網 發布時間:2020-07-22 11:37:38 分享至:

7月20日8時32分,“千里淮河第一閘”王家壩開閘放水,蒙洼蓄洪區啟用蓄洪;而此時,長江安徽段水位居高不下,第二號洪峰即將到來。進入7月,被長江、淮河貫穿全境的安徽自南向北汛情告急。

--黃山歙縣遭洪澇災害,高考被迫延期。

--長江干流安徽段全線超警;

--中國五大淡水湖之一巢湖超歷史最高水位;

--合肥單日降雨量打破歷史極值,合肥、安慶、六安、銅陵等地水患嚴重;

--淮河發布洪水紅色預警,啟動蓄洪區;

--全省22條河流超過保證水位,603座水庫超汛限水位;

……

汛情就是命令,險情就是戰斗。受到一江一河汛情的影響,加之連降數日暴雨,安徽的防汛面臨“兩線多點作戰”的困難。在滔滔洪水中,安徽以人民至上的理念,黨員帶頭軍民攜手,筑起道道堤壩,保衛自己世代生存的家園。

黨員干部,筑就先鋒壩

7月18日,是蕪湖市鏡湖區汀棠街道黨工委書記王玨在長江堤段上值守的第12天。面對步步升級的災情險情,蕪湖市4743個基層黨組織、50575名黨員站到了抗洪最前沿,參與搶險救災和指揮轉移群眾安置。“沒有什么猶豫的,需要我們上堤時,我們義不容辭,使命必達。”第二批第4隊隊長劉路陽說。

蕪湖市委組織部發出《致全市共產黨員的一封信》,號召廣大黨員主動投身到人民群眾最需要、汛情最嚴重、搶險最困難的地方,以實際行動筑起沖不垮的戰斗堡壘,高揚永不褪色的先鋒旗幟。李希蒙 攝

入汛以來,持續降雨,江水猛漲,長江安徽段水位一度接近保證水位,防汛形勢十分嚴峻。危急時刻,安徽受災地區迅速發動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干部,團結帶領廣大人民群眾奮戰在堤庫排查、應急處置、轉移受災群眾第一線,在防汛抗洪搶險救災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張利民,宣城市郎溪縣畢橋鎮十井村黨總支書記,對他來說,汛期下水打樁堵管涌,是責任,更是義務。4年前的6月26日,郎溪縣團結圩的南河埂出現漫破,張利民義無反顧地跳入水中,打樁、填沙袋,再打樁、再填沙袋。4年后的7月16日,團結圩再次遭困,出現管涌,張利民下水打樁的一幕也再次上演。

——馬鞍山28個駐村扶貧工作隊和84名選派扶貧干部就地變身防汛工作隊,與當地鎮村干部一道,嚴守在農村防汛救災第一線。市直機關工委第一時間緊急抽調201名市直黨員干部組成了13個防汛救災突擊隊,保持待命狀態。

——安慶市大觀區成立32個防汛臨時黨支部、48個黨員突擊隊、25個黨員示范崗,將黨旗插在防汛一線,筑牢防汛“紅色堡壘”。

“洪水不退,我們不撤!”防汛保衛戰打響后,安徽各地各級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干部迅速行動起來,集結在一線,堅守在一線,攻堅在一線,化身抗洪搶險的“生力軍”,在一線接受洪水考驗,讓黨旗在防汛搶險一線高高飄揚,為人民群眾筑起一道先鋒壩。

人民至上,筑牢意志壩

7月2日以來,持續的強降雨累計造成安徽宣城、銅陵、池州、黃山、安慶、蕪湖、馬鞍山、滁州等14市80縣(市、區)不同程度受災。截至7月19日17時統計,受災人口399.2萬人,緊急轉移安置66.4萬人,農作物受災面積480.8千公頃,直接經濟損失152.7億元。

水大勢猛汛情襲來,安徽各地迅速行動,英勇出擊,在防汛中上演“生死時速”,始終將人民放在中心位置。

在合肥廬江,7月18日5時至19日6時,該縣公安局先后出動警力1500人次,晝夜不停奮戰一線,參與解救被困群眾1236人,參與疏散轉移群眾2628人,轉移物資1142件。

在安慶宿松,防汛Ⅰ級響應啟動后,全城總動員,舉全縣人財物奮力抗洪。截至7月13日,累計排除積澇4129.31萬立方米,排澇面積28.9萬畝;累計轉移群眾4273戶12820人。

在蕪湖無為,4年前大水的決口處再次遭遇險情,武警安徽總隊第二前指抗洪搶險大隊二中隊100余名官兵聞“汛”而動,火速趕往鳳凰頸大閘內河,經過4個小時的連續作戰,加固加高堤壩300余米,有效化解圩堤險情。

無為市劉渡鎮拐圩出現險情,武警官兵奮力排險加固堤壩。陳若天 攝

全力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是責任更是命令!因水而興的千年古鎮三河,今年汛期以來水位持續刷新記錄。7月19日凌晨2時30分許,肥西縣三河鎮響起陣陣銅鑼聲:緊急撤離!暴雨夜,三河展開了一場2.8萬余人的大撤離。縣鎮村黨員干部、志愿者、武警等社會各界通力合作,撤離出2萬多名群眾,確保地勢低洼地段群眾“不落一戶、不漏一人”。

“你別管我,抓緊去轉移群眾!”7月18日,六安市金安區東河口鎮黨委副書記張成武臉色蒼白,咬著牙對村干部說。當村干部轉移群眾歸來,張成武已經倒在了雨水中……因突發腦溢血,到現在他已經在醫院重癥監護室昏迷3天了。

……

無數的場景讓人們回憶起1998年那場氣壯山河的抗洪救災斗爭,也讓人聯想起今年上半年的疫情防控阻擊戰。而這其中,“人民至上 生命至上”的理念一脈相傳。

面對無情的自然災害,人民的力量也在集結。

在池州秋江圩畔,由社區民工組成的臨時防汛抗洪隊伍輪班24小時堅守在大堤上;在銅陵胥壩鄉,因水位上漲,全鄉7000多名群眾被緊急轉移,仇厚坤則選擇堅守,開著自家面包車當起了“運輸兵”;在蕪湖,當地群眾自發送水送雞蛋給抗洪救災一線官兵,一句“敬禮,謝謝鄉親們,為人民服務!”是軍民魚水情的最好彰顯……

7月19日,銅陵樅陽上碼頭長河防洪墻任務現場突發險情。武警安徽總隊蚌埠支隊緊急抽調連城湖團結圩127名兵力火速趕往防洪墻筑高加固。圖為抗洪官兵正在搶運沙袋。李程輝 攝

很多地方的群眾自發加入抗洪行動中,與戰士們一同運土壘堤,為官兵們送水送飯,他們沒有請戰書,也沒有動員會,但義無反顧深入防汛救災第一線。

智能科技,筑起實力壩

無人機、5G技術、電子地圖……隨著防汛減災體系的逐漸完善,安徽防汛抗洪能力大幅提高。尤其在信息領域,智慧防汛手段頻頻亮相,智能設備“沖”在抗洪第一線,創新技術應用到防災前沿,讓防汛抗洪變得更科學,也更有效。

今年的防汛抗洪中,這些熱門技術大顯身手,一系列“黑科技”全方位幫助防汛抗洪工作,有效提高了預警搶險的機動性和時效性。

在安徽省水利廳指揮大廳,屏幕上色彩斑斕的電子地圖格外醒目。這張電子地圖集成著安徽省雨量、水位、墑情、水質等共計8000余個自動信息采集站采集的信息,接入1300余個各類視頻監控站點,一旦有監測對象超過閾值,系統便會自動報警。

在安慶,安徽移動與安慶市水利局共同打造的“智慧防汛”系統,已形成了市縣鄉村多級模式的監測預警和視頻會商網絡,防汛過程中,可實現災情的實時“可看可聽可講”,大大提升了基層災情應急能力。

截至目前,防汛視頻會商系統在線率100%,防汛監控系統在線率98.9%,全力保障了安慶市防汛指揮工作高效開展。

7月16日10時,無為市長江鳳凰頸超警戒水位1.86米,無為大堤受高水位浸泡時間較長,防汛壓力巨大。針對長江大堤無法架設桿路、無法埋線通纖、必須通過無線傳輸等限制,中國電信蕪湖分公司聞“汛”而動,成立突擊隊,在59公里的江堤上布放24套無線網絡+高清視頻設備。基于電信無線網絡高清監控實時回傳,及時發現江堤汛情、險情等突發問題,做到科學防汛,高效巡堤。

“這是四里河實時水位,這是肥西路現在的積水情況……”打開“智慧廬陽·防汛一張圖展示平臺”電子地圖,全區河流水位、道路積水、人員值守等實時情況一目了然。7月19日,合肥市廬陽區在安徽省率先緊急定制開發了“防汛一張圖展示平臺”,通過大數據的分析,實現了對水庫水位、河流水情、汛情等的實時監測,科學精準地進行防汛調度指揮。

同樣是在合肥,同樣是7月19日,因南淝河水位持續上漲,淹沒橋墩,合肥市城鄉建設局對長江路橋采取配重方式,用10輛滿載的貨車為橋“坐鎮”,確保了橋梁的平穩度汛。

從上半年的科學防控疫情,到采取智慧的科學防災舉措,我們看到了眾志成城、萬眾一心的堅定和從容,我們也鍛造了一支支不怕艱險、迎難而上的“科技尖兵”,為防汛搶險、科學決策提供強有力依據。

大局為重,筑成奉獻壩

隨著雨帶北移,淮河流域防汛壓力加大,干支流水位全面上漲。

7月20日8時32分,王家壩13孔閘門相繼開啟。頃刻間,滔滔洪水奔瀉而下,蒙洼區即刻被淹。為保淮河中下游流域安瀾,安徽,再次做出奉獻。

熟知王家壩的人都知道,汛期但凡開閘蓄洪,就意味著世代生活的家園變澤國,良田成汪洋,僅約30米高、面積大大小小的莊臺成了當地百姓生活的天與地。

浩浩蕩蕩的淮河水,從上游河南蜿蜒而下,每到主汛期,為保中下游平安,王家壩就會“舍小家顧大家、舍局部顧全局”,開閘放水,自1954年以來已先后16次蓄洪。

這其中,是幾代人的奉獻、堅守、不屈與樂觀,也就是凝成家喻戶曉的“王家壩精神”。網友在看到開閘的畫面后,不禁感慨,紛紛留言。

@網友聽風:“時隔13年再次開閘,往事浮上心頭……孩童時,見證了2003和2007年的開閘,一眨眼就過了這么多年,濛洼總是一次次擔起重任!”

@網友湮雨:“這是我的家鄉,敞開胸懷的王家壩,每一次艱險來臨的時候,不計較得失代價!”

有著大局觀念的,不止是王家壩。王家壩閘開閘泄洪后,處于中游的淮河潁上縣南潤段、邱家湖、姜唐湖先后開閘蓄洪。至此,阜陽市潁上縣一天之內,三大行蓄洪區啟用,涉及8個鄉鎮15.9萬人。

此前的7月12日凌晨4時10分,隨著挖掘機挖開了安慶宿松縣匯口鎮永天圩預留的分洪口,滾滾江水迅速涌進,這個萬畝大圩頓成一片汪洋。就在兩天前,圩內近2000居民在12個小時內全部安全轉移,用犧牲自己家園為代價,保住了身后同馬大堤的安全。

7月13日8時,安徽省望江縣境內的長江華陽閘水位突破歷史極值。為確保群眾和大堤安全,當地在江調圩蓄水保堤,他們為了保大堤,舍棄了自己的小家。

7月18日20時10分,按照安徽省防指命令,白湖東大圩開閘蓄洪,奔騰的洪水淹沒內含6.5萬畝良田的東大圩蓄洪區。

7月19日凌晨3時許,接連兩次震耳的爆破聲后,安徽滁河大堤被破開兩處缺口,啟用兩大蓄洪區。

7月19日13時,合肥市防指下達命令,啟動肥東十八聯圩蓄洪。

……

當前,安徽已進入防汛的關鍵時期,長江水位持續高位,第二號洪峰即將到來,抗洪搶險還在繼續,面臨的形勢依然嚴峻,干部群眾、解放軍、武警官兵、公安干警及民兵依舊奮戰在一線,抗擊肆虐的洪水……有你們在,安徽,終將安瀾。

本文關鍵詞:戰洪澇 標簽:安徽
聲明: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中國港口網”“www.99mizi.com”的所有文字、圖片等作品,版權均屬中國港口網所有,轉載必究。若轉載使用,須同時注明稿件來源和作者信息,并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0條評論

    頭條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昆山市| 郑州市| 安阳县| 双城市| 木里| 井冈山市| 广元市| 赣州市| 谷城县| 鹿泉市| 邵阳县| 苍山县| 柳州市| 罗山县| 南京市| 清水河县| 延吉市| 内黄县| 虎林市| 肃宁县| 桃园市| 昭觉县| 和平县| 信丰县| 紫云| 临洮县| 长寿区| 桐城市| 磐石市| 西吉县| 潮安县| 香河县| 永城市| 平远县| 翼城县| 黄龙县| 安仁县| 徐水县| 梧州市| 福海县| 冕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