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特黄特黄刺激大片,脱岳裙子从后面挺进去视频,27xxoo动态图178期,а√8天堂中文官网资源

當前位置:中國港口網 > 港航動態 > 海西灣崛起船舶海工“新勢力”

海西灣崛起船舶海工“新勢力”

來源: 中國水運網 發布時間:2020-08-18 8:35:00 分享至:

 

近日,巴西國家石油公司旗下的FPSO(海上浮式生產儲卸油裝置)P70成功實現首次產油,標志著這艘35萬噸世界級“海上油氣工廠”正式宣告投產。該項目由位于青島西海岸新區海西灣的海油工程(青島)有限公司自主建造和集成,建造歷時18個月,比合同約定的建造工期提前90天,創造了國際超大型FPSO交付速度新紀錄。

巴油FPSO項目是海油工程(青島)有限公司率先在國內自主集成的世界級海上浮式生產儲卸油裝置,被譽為“海上巨無霸”,先后在青島場地成功交付,是我國為國外交付的工程量最大、最復雜、技術要求最高的FPSO,成功入選國資委2019年十大創新工程,“中國制造”的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穩步提升。船上集合的各種油田設施,可對原油進行初步加工,對油氣水實施分離處理并儲存,被稱為“海上石油工廠”。

今年以來,在新冠肺炎疫情沖擊下,全球船舶海工市場萎靡不振。然而,以青島海西灣為代表的西海岸新區船舶海工產業,穿越市場的波谷,實現逆流而上。從修船、造船開始,到不斷造出國內甚至國際一流的船舶海工裝備,西海岸新區的黃金海岸線,見證著“西海岸智造”鳴笛遠航,也記錄著一個世界級船舶海工基地的快速崛起。

放大優勢 打造世界級船舶海工基地

船長340米,型寬62米,型深29.5米,船重32.5萬噸……在海西灣船舶海工產業基地內,由北船重工建造的一艘“龐然大物”正在緊鑼密鼓地施工。這艘名為“ORECHONGQING”輪的大型礦砂船采用了多項國際領先的技術,具有節能、環保、經濟、可靠等特點。相較于傳統的海峽型散貨船,能夠明顯降低運輸成本,交付后,該船將用于巴西至中國航線鐵礦石運輸。

近年來,西海岸新區的海岸線上駛出了一支船舶海工“夢之隊”:新一代超大型40萬噸礦砂船,世界上最大的深海養殖設備、世界首座全自動深海半潛式“智能漁場”,我國首次自主集成的世界最大噸位級 “海上石油工廠”——FPSO P67和 P70,國內首座1200噸自航自升式風電安裝平臺——“振江號風電安裝平臺”,中國企業首次承攬世界最大的Yamal液化天然氣(LNG)核心工藝模塊建造項目,我國最大作業水深FPSO(浮式生產儲卸油裝置)“海洋石油119”……

這些 “夢之隊”隊員都有一個共同的產地:海西灣船舶海工產業基地。海西灣船舶海工產業基地由原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投資建設的“船舶產業基地”和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投資建設的“海洋工程基地”組成,位于西海岸新區前灣港區域,總規劃占地面積8平方公里,總岸線長12公里,平均碼頭水深12米。基地被列入國家《船舶工業中長期發展規劃》,是國家規劃建設的三大造船基地之一,國家級新型工業化船舶制造產業示范基地和國家級船舶出口基地。

抱團合作 構建集群式發展模式

船舶海工裝備產業是青島市近年來重點打造的工業之一,產業基礎資源豐富。海西灣船舶與海洋工程產業基地總投資270億元,是山東半島藍色經濟海洋特色園區,位于膠州灣南口西海岸,緊靠膠州灣海底隧道出口和青島港,處于中日韓世界船舶制造業“金三角”中心地帶,是國家商務部、工信部批準的首批國家級船舶出口基地和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基地內現有大型造修船塢7座,其中50萬、15萬、10萬噸級船塢各1座,30萬噸級船塢4座;海洋工程滑道11條;大型龍門吊17臺,已形成年造船668萬載重噸、修船200余艘、海上石油生產平臺年鋼材加工量35萬噸的生產能力。全部建成達產后,將實現年產值近700億元人民幣。

按照“造船與修船相結合、造船與海洋工程相結合、造船與配套相結合、產學研相結合”的發展思路,園區聚集了包括北船重工、武船重工、中海油海洋工程等船舶制造與海洋工程企業及各類配套企業100余家,形成了以船舶修造和海洋工程為主的完整產業鏈和產業配套能力較強的大型產業集群。

2019年11月2日,青島市海洋船舶與海工裝備產業聯盟成立,來自該市船舶與海工裝備領域的設計研發、生產制造、配套服務企業以及有關科研、金融機構等57家單位成為首批會員。該聯盟致力于打造全市海洋船舶與海工裝備領域“政、產、學、研、金、服、用”的一體化創新平臺,構建良好的產業發展生態,拉長產業鏈條,推動全市海洋船舶與海工裝備產業升級發展。

近日,位于海西灣的海洋石油工程(青島)有限公司碼頭,一個龐然大物正被緩緩拖出港灣。“這就是‘海洋石油119’,甲板面積相當于2個標準足球場,它的龐大船體就是對面北船重工建造的,相隔不過千米,相比過去在江蘇等地建造,為我們節省了大量運輸時間和成本。”海油工程青島公司市場開發中心副總經理宮學成說。

這是海西灣內船舶企業與海工企業在重大裝備制造上的首次“聯姻”,這種互為配套、抱團取暖的合作模式,增強了企業在國際市場的議價權和競爭力,是船舶海工產業強鏈補鏈的一個方向。今年1-5月份,新區船舶海工產業實現產值42.83億元,同比增長10.97%。

“今年以來,在政府部門的幫助、協調下,企業之間的交流合作明顯增加。我們在會見客戶時,會主動把北船重工等企業的情況、優勢推介給客戶,甚至會利用辦公距離近的優勢,直接邀請北船重工等企業的人員到現場介紹、洽談,效果很不錯。”中船重工集團柴油機有限公司總工程師張光偉告訴記者,以“海西灣”的整體優勢“打包”參與招投標,讓企業在競爭中更加從容。

西海岸新區正積極推動本地船舶海工總裝與配套企業開展戰略合作。北船重工與海洋工程(青島)有限公司在合作建造巴油FP-SO、“海洋石油119”船體項目的基礎上,繼續開展海工船、海工模塊的業務合作;中船柴加大與北船重工、海西重機合作力度,優先采購海西重機生產的發動機曲軸,同時為北船重工提供船舶發動機;引導振海船舶、金正機械、哈工程青島船舶科技園企業等中小微企業通過專業分工、服務外包、訂單生產等多種形式進入船舶海工產業鏈或配套體系,提升船舶設備、服務配套能力,促進船舶海工產業總裝配套協調發展。

創新驅動 駛向藍色深海

在西海岸新區新的發展戰略中,十二大攻堅戰是重要抓手。其中,經略海洋被列入十二大攻堅戰“首戰”,而在經略海洋攻堅戰中,船舶海工產業無疑是極為關鍵的“山頭”,而要攻占“山頭”,創新能力是關鍵。

青島海西灣船舶與海洋工程產業基地將科技創新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園區內共設有各類研發機構17家,其中國家級和省級研發技術中心各4家。獲得國家專利67項,其中發明專利26項,在各自領域均處于技術領先水平,自主創新碩果累累。

據了解,北船重工建立了280多人的研發隊伍,制定并正式發布企業標準5項(其中國家級2項,行業3項),自主開發應用程序軟件78個。批量承建并出口的18萬載重噸散貨船被譽為“中國型散貨船”,主要指標到達國際先進水平;是世界知名的四大救生艇廠家之一。

中海油青島公司現有研發人員312人,制訂并正式發布省部級企業標準2項,自主開發應用程序軟件14個,被收錄國家工法1部、省部級工法2部,其海洋工程模塊和深水油田設施修復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海西重工在國內三大曲軸廠中,在產量、技術實力、產品質量、市場占有率等方面均排名第一。

齊耀瓦錫蘭船用柴油機攻克了高壓燃燒和燃氣再循環技術,解決了小空間高強度完全燃燒等世界性技術難題,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據悉,西海岸新區將以發起先進制造業賦能攻堅戰為契機,充分發揮專班作用,瞄準大型、高端、深水、智能等發展方向,突出“抓存量、促增量、強保障”三條主線,圍著企業轉,盯著項目干,全力破解企業發展難題,提升船舶海工產業基礎能力和產業鏈現代化水平,推動產業集聚發展、賦能升級,提高本地配套率,使船舶海工產業走在前列。

“強鏈補鏈離不開項目支撐,我們將全力推進88個總投資超2000億元的海洋重點產業項目建設和創新創意發展,推動構建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現代海洋產業體系。”西海岸新區發改局局長趙英民表示,土地、資金、科研等16條涉海扶持政策將為海洋產業強鏈補鏈注入“強心劑”。其中,新區將每年安排1億元專項資金,連續5年支持海洋高層次人才成果產業化項目和海洋科技創新平臺建設;對獲得市級以上政策性專項資金支持的海洋類企業技術改造、科技創新平臺、創新創業載體項目,按獎勵資金的0.5倍系數給予配套支持。

從“制造”邁向“智造”,從“造殼”轉向“造心”,西海岸新區堅持創新驅動,強化技術引領,推動海西灣船舶海工產業基地打造世界級船舶海工產業基地。

 
本文關鍵詞:港航動態 標簽:船舶海工
聲明: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中國港口網”“www.99mizi.com”的所有文字、圖片等作品,版權均屬中國港口網所有,轉載必究。若轉載使用,須同時注明稿件來源和作者信息,并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0條評論

    頭條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阿克| 家居| 福建省| 和平区| 通江县| 宝兴县| 韩城市| 湄潭县| 峨眉山市| 呼图壁县| 沙河市| 璧山县| 龙州县| 海兴县| 平武县| 庆元县| 延安市| 监利县| 宁强县| 尤溪县| 龙岩市| 沈丘县| 昌都县| 东丽区| 奉贤区| 南昌县| 冀州市| 南木林县| 金华市| 道孚县| 杭州市| 监利县| 赤水市| 武义县| 依兰县| 瑞丽市| 南开区| 五河县| 绥芬河市| 卓资县| 苍梧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