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彤賢,上海振華重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創始人、原總裁,59歲來到上海,由零開始創立上海振華重工。
【企界】有幸陪同上海舶云公司董事總經理鄭江一起拜訪了管彤賢老先生。
左一上海舶云公司董事總經理鄭江、右一上海振華重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創始人、原總裁管彤賢先生
管彤賢老先生表示,外貿促進了振華重工的崛起。全球貿易的發展提供了巨大的集裝箱機械市場。“外貿離不開海運,而集裝箱的出現改變了整個海運市場的發展方向。”
振華起步時,世界集裝箱機械市場主要被日本三菱、日本三井、德國克魯伯、韓國三星等企業壟斷。要想戰勝強大的競爭對手,從產品質量方面超越非常困難,于是振華想到了“劍走偏鋒”。
當時市場上可以提供集裝箱起重機整機運輸的只有荷蘭Dockwise一家公司,價格貴,運輸期得不到保證,為了準時完成產品交貨,振華建成了自己的整機運輸船隊。
“最多時有6-10萬噸級整機運輸船29艘,這些整機運輸船將振華的產品以整機形式運向世界各港口,由于在離岸前均已調試好,產品登岸后,通電即可作業。”
振華靠著自己重要的“獨門武器”——整機運輸船隊,準時完成產品交貨,贏得港口用戶信任,并取得大量訂單。
1994年,振華的港機產品進入美國市場,這也是中國大型集裝箱機械首次進入美國市場。
1998年,振華以世界市場1/4的占有率成為集裝箱機械行業領袖。
2000年,憑借全自動化港機,振華打開了世界起重機發源地德國的大門。
2008年7月,荷蘭鹿特丹港舉行了世界上最先進、規模最大的集裝箱自動化碼頭——Euromax的開港儀式,人們在現場看到了一處處振華的銘牌。彼時,振華已掌控全球70%以上的市場份額,成為無可爭議的“港機之王”。
如今,振華重工已拿下全球80%的集裝箱機械市場。20余年的海運經驗,使振華重工擁有強大的船運設計及海上安裝、海底安裝能力,并為全球客戶提供快速、準確、全面的一體化和精益化經營投資與全壽命周期的服務。
目前,振華重工正在進行“五個轉型”:從中國制造轉向中國創造;從賣產品轉向賣精品(技術);從賣設備轉向賣系統;從賣硬件轉向賣軟件(服務);從2.0時代的生產模式、管理模式、商業模式轉變為4.0時代的新模式,實現研發、制造、管理和服務的一體化、精密化、綠色化、智能化。
“大國重器”——“振華30”單臂全旋回起重船
延伸閱讀
管彤賢帶領團隊瞄準國外市場,讓中國制造走出國門。他以強烈的創新意識和技術創新能力,使企業成功的走出了一條重型機械由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的自主創新之路,帶領振華重工在激烈的國際市場競爭中占據絕對優勢,成為世界知名企業。曾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上海市科技功臣等榮譽,2019年被推選為全國“最美奮斗者”候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