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份,內外貿集運市場加快恢復,廣州港糧食、礦石、鋼材、商品車等貨類到港理想,持續抓好常態化疫情防控與生產組織,貨物吞吐量同比增長5.6%,集裝箱吞吐量同比增長4.6%,南沙糧食貨類、小虎石化碼頭提前一個季度完成年度生產任務,商品車裝卸量前三季度累計完成達到100.9萬輛。廣州港以實際行動參與“雙循環”格局構建,全力保障粵港澳大灣區產業鏈供應鏈穩定運行,在金秋時節以靚麗答卷獻禮國慶。
暢通雙循環
圍繞“六穩”“六保”任務,集團高效開展營銷組貨工作,多措并舉以疏保卸促生產,提質增效與優化營商環境雙管齊下,糧食、石化、汽車貨類表現尤其搶眼,更好服務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新格局加快形成。
南沙糧通公司第三季度糧食總接卸量達到162萬噸,前三季度糧食累計總接卸量達到450.9萬噸,同比增加89.8%,完成年度確保目標的100.2%,提前一個季度完成糧食貨類年度生產任務。
9月份小虎碼頭連續刷新單月卸船量、吞吐量、作業船舶艘次等多項數據,1-9月累計完成作業船舶1209艘次,吞吐量460.52萬噸,同比增長53.08%,為年度生產任務的102.34%,提前三個月超額完成年度生產目標任務。
9月新沙、南沙商品汽車單月裝卸總量及內貿裝卸量均創歷史新高。9月份商品汽車裝卸完成16.3萬輛,同比增加3.5萬輛,增長27.3%;其中外貿商品車完成3.3萬輛,增長26.9%。前三季度累計完成商品車裝卸量達到100.9萬輛。100輛國內新能源汽車領先代表小鵬汽車最新款型首次從廣州港出口歐洲。
構筑新優勢
積極把握廣州南沙綜合保稅區獲批、粵港澳大灣區和長江經濟帶、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等發展機遇,加大對各貨類的市場營銷力度,以問題為導向,有針對性加強煤礦、糧食、商品汽車等客戶的走訪。全力穩外貿、拓內貿、強中轉,通過資源共享、業務聯動,持續深化港航協同合作,擴展延伸“灣區南沙一港通”等通關新模式,為推動區域經濟升級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9月29日,廣州港、連云港港攜手舉辦“兩港一航”業務推介會。開通廣州港到連云港直航航線,投入2艘船舶周班運營,航程5天,為客戶提供高效、經濟、便捷、穩定的直航服務,實現珠江水系航線無縫對接淮河和大運河水系。
9月16日,廣州南沙綜合保稅區正式通過聯合驗收。規劃面積達4.99平方公里,主要開展保稅港口作業、保稅物流、保稅加工和保稅服務等業務,著力打造成為大通關、大物流的優質載體,助力粵港澳大灣區擴大外貿發展新空間。
近年來,廣州港推行從黃埔到南沙出口貨物的江海聯運模式,逐步向內港、佛山、云浮、肇慶、清遠、韶關等地區拓展。9月,廣州港積極在滘心碼頭、北滘港、勒流港等腹地碼頭,宣傳推介“灣區南沙一港通”模式,擴大“灣區南沙一港通”覆蓋面。充分調動利用各項港口資源,實現珠江內河各支線港與南沙樞紐港的無縫對接,形成協同優勢,提升灣區綜合物流服務質量,降低經南沙港區進出貨物的物流成本。加快推動擴展延伸“灣區南沙一港通”、國際中轉集拼、內外貿同船、南沙水水中轉優化等通關模式,有效提升口岸通關時效,提高跨境貿易便利化水平。
激發新動能
抓項目就是抓發展,謀項目就是謀未來。廣州港集團聚力保質保效推進省市重點項目、港口擴能升級項目、南沙四期為代表的新型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加強謀劃統籌,抓好盯緊項目進度,有效堅定發展信心、鼓舞干勁、穩定預期,為高質量發展蓄力儲能。
海嘉碼頭工程通過竣工驗收,海嘉碼頭與南沙汽車碼頭一體化運作后,南沙港區將形成擁有5個滾裝汽車專用泊位、1.1公里碼頭岸線、61.9萬平方米商品車堆場的滾裝碼頭作業區,商品車年通過能力180萬輛,能為汽車主機廠、滾裝船公司和整車物流公司提供高品質、高效率、低成本的港口裝卸、倉儲、物流服務,打造華南、西南地區的汽車整車出海大通道。
9月23日,省市重點項目廣州港南沙港區近洋碼頭工程最后一件沉箱安全平穩坐底基床,近洋碼頭水下主體結構圓滿完成,為年底碼頭水工結構按期完工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9月27日,省重點工程項目廣州港新沙港區二期工程完成11號12號通用泊位水工主體結構施工,新沙港區將新增兩個10萬噸級通用泊位,新增通過能力達1550萬噸/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