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4日中午,盡管洋山深水港區一帶天空飄著小雨,但在此進行作業的供油船“紫云1號”的船員們心情開朗,因為由該船承擔的首單浙滬跨港區國際航行船舶供油試點業務在此進行。
11時50分至14時55分,地中海航運公司(MSC)大型集裝箱船舶“SANTA VANESSA”(圣羅凡妮莎)在該港區上港集團尚東碼頭,接受了來自浙江自貿區的浙江海港國際貿易有限公司提供的1000噸低硫保稅船用燃料油的跨港區補給,這也是全國首單跨港區供油業務。
就在10月3日上午8時零5分,浙江海港國際貿易有限公司租賃的“紫云1號”供油船停靠舟山岙山島大鼎碼頭,補給了1000噸低硫保稅船用燃料油。
當天在現場提供服務保障的浙江海港國際貿易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董平對記者說:“本次跨港區供應保稅油試點成功,是海關、海事等口岸部門和滬浙兩地政府攜手合作、上港集團和浙江海港集團強強聯手的成果,這標志著長三角海事服務一體化邁出了堅實一步。”
長三角擁有世界最大的港口群,寧波舟山港貨物吞吐量世界第一,上海港是全球最大的集裝箱港。構建更高水平的一體化海事服務體系,是提升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和長三角世界級港口群全球競爭力的有效途徑。為切實履行國家賦予浙江自貿試驗區承擔國際海事服務改革探索的重任,圍繞打造以保稅船用燃料油加注為突破口的國際海事服務基地,浙江自貿試驗區對標國際先進水平、深化體制機制創新,承接國家供油資質審批權,去年供油量已突破410萬噸,位居全國第一、全球第八;今年1至8月實現供油量281.2萬噸,同比增長13.4%。上海港供油量也長期保持200萬噸/年以上水平。
“對標國際一流港口,根據長三角區域現有港口吞吐量水平,海事綜合服務能級仍有較大的提升空間。”舟山市港航和口岸管理局副局長丁濤介紹,為確保此次試點成功,兩地政府多次專題研究協調,兩地自貿試驗區高效聯動,海關高效辦理業務審批,海事優化船舶監管模式,邊檢簡化查驗手續,交通港航部門密切合作、細化跨港區供油業務流程和監管方案并全程保障實施,上港集團、浙江海港集團和舟山港綜保區緊密對接操作流程,共同保障了首單業務成功落地。
上海市交通委員會港監處副處長屠偉峰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這是浙江上海雙方海事服務良好合作的開端,也是進一步落實長三角一體化國家戰略部署的新舉措;下步將總結經驗,為全方位業務合作探索新路,合力提升長三角世界級港口群的國際競爭力。
圖為供油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