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化的糧倉長啥樣?20萬噸糧食如何中轉、接卸、保管?近日,新華社記者探訪由廈門港務建設集團代建的中央儲備糧廈門直屬庫一期工程,帶您了解儲備糧如何借助現代化高科技手段進行收儲。
中儲糧廈門直屬庫一期工程位于海滄港區20#泊位后方,建設用地4萬平米,建設24座淺圓倉、2對集并倉、輸送棧橋和工作塔、提升塔、轉接塔、綜合辦公樓等生產生活配套設施,設計總倉容20萬噸,其糧食進出口中轉能力、設施設備配套,機械化、自動化、智能化程度均達到較高的水平,是一座科技儲糧技術相當先進的現代化糧庫。
該項目從項目建設伊始,就受到了廈門市發改委、重點辦和港區工程指揮部等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項目建設技術復雜、施工難度高、工程規模龐大,代建方、施工方和監理方等克服了諸多難題,集成了先進的管理技術和經驗,最終保質保量完成任務。項目于2019年年初正式通過竣工驗收。
近年來,廈門港務建設集團系統化規范化工程建設管理體系日趨成熟,其代建的中儲糧廈門直屬庫一期工程、后溪長途汽車站主站房平移工程、廈門港東渡港區0-4#泊位改建工程等系列項目均收獲了較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代建的廈門港海滄港區20#-21#泊位更是被授予“國家優質工程獎”,多方贊譽該項目為“福建省近年來做得最好的碼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