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23日,常熟港開放再出發暨國家一類對外開放口岸25周年大會在江蘇常熟舉行。會上舉行了簽約儀式,總投資161億元的16個項目簽約。
長江航務管理局副局長邱建華、江蘇海事局副局長王秀峰、上海社科院副院長王玉峰、巴拿馬共和國駐上海總領事館總領事候永通、蘇州市副市長楊知評,常熟市委書記周勤第、市長焦亞飛、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楊崇華、市政協主席王建國等常熟市四套班子主要領導蒞臨現場。上海國際港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寧波舟山港股份有限公司、江蘇省港口集團有限公司、安徽省港航集團有限公司、中國長江航運集團、招商局重工(江蘇)有限公司、上海振華重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等企業主要負責人出席活動。
此次大會發布了《新時代常熟港發展藍圖》,再次強化“以港興市”概念,在原有特色產業港的基礎上,疊加物流物貿港、科技創新港、綠色生態港三項功能,以“歷史新方位、發展新優勢、目標新定位、支撐新保障”為重要抓手,開放再出發,揚帆再起航,推動常熟從精致內斂的山水時代邁向更為開放融合的江海時代。
常熟長江綠色生態港黨建聯盟正式啟動
長江常熟水域呈現“米”字型分布:長江常熟段主航道橫貫東西,蘇通大橋縱穿南北,四條分支航路在此交匯,是長江下游交通、能源運輸的交匯區,水上交通要素在此交織集聚,國家重大戰略在此交匯疊加。常熟港擁有32.1公里黃金岸線,背依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黃金陸域,以蘇通大橋—深水良港—沿江高鐵軸線(一縱)縱穿南北為主軸,以長江黃金水道—沿江高速公路—沿江高鐵(三橫)橫貫東西為主線,依托“公水鐵”縱橫聯運,形成三橫一縱的“豐”字型集疏運體系。
常熟海事局作為此次大會的主要承辦單位之一,從依法履行水上交通安全監管、健全高質量水上防污染保障體系、積極優化營商環境等方面主動作為,全力支持現代綜合航運樞紐建設,助推港口經濟與產城融合新發展,奮力爭當服務流域經濟發展先行官。
組建青年黨員突擊隊開展項目攻關
2020年以來,常熟海事局以“模范機關”建設為總要求,全面貫徹黨中央關于“六穩”、“六保”和“雙循環”的要求,在危機中育新機,于變局中開新局,聚力打造服務港口高質量發展的模范機關建設創新樣板。
注重問題導向,勇當流域發展服務先鋒
一是主動申領常熟市委任務。局黨委結合流域經濟實際,向常熟市委上報《打造全域黃金價值 擘畫港城高質量發展藍圖》報告,對常熟港規劃、定位等10個方面作出分析,提出打造黃金水域、黃金陸域等“六個全域”的高質量建議。二是主動爭取上級關心常熟、賦能常熟。積極促進長航局、江蘇局與常熟市委溝通協調,服務江蘇局朱汝明局長與蘇州市委書記的工作會商,為港口建設和沿江生態保護等爭取政策。
聚焦區位優勢,盤活黃金水道稟賦資源
局黨委結合轄區四通八達的藕節狀稟賦資源與屬地常熟“豐”字地形優勢,發揮海事保通保暢保安全的職能優勢,創新開展黨建和業務深度融合舉措。牽頭“橋衛”黨建聯盟共塑平安橋區;組建“疫清江安”行動支部和“三無”船整治專班,阻斷疫情水上傳播;對港航企業開展“一企一策”、“黨建惠企”等行動,高效助力企業復工復產、高質量發展。
黨建引領聚合力 大橋衛士護平安 蘇通大橋“橋衛”黨建聯盟正式成立
成立“疫清江安”行動支部開展聯合執法行動
在黃砂過駁作業區開展聯動執法打擊“三無”船舶
“紅色引擎”助力企業發展——常熟海事局啟動“黨建惠企 虞路同行”專項服務活動
突出靶向破題,助推常熟港振興再出發
一是暢通“雙循環”,吹響常熟開發區與海事高質量發展合作集結號。簽署戰略合作協議,以常熟港再出發破題推動港口產業提檔升級。二是發揮行業優勢,靶向提升常熟港發展質量。共同成立“整治提升工作專班”,構建岸線利用效益評價指標,推行“紅黃藍”名單等破解“低效發展”。
常熟海事局與常熟經濟技術開發區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推動常熟港振興
初步成效
一是凝聚了“黨政企”共建合力。以黨建為引領,通過戰略合作、黨建聯盟、支部共建等橋梁,使得黨政企各方優勢,握指成拳,推進黨建和業務深度融合。長江常熟段在全省率先實現“三無”船舶清零;常熟港中國籍國際船員換班實現“零拒絕”“零投訴”;外貿極地郵輪下水的保障工作得到央視等媒體廣泛報道。
江河聯動 水陸空協同 常熟“三無”船舶清港行動戰役取得關鍵性勝利
用“真心”服務中國籍船員“安心”換班
維護極地探險郵輪下水獲中央和行業主流媒體聚焦關注
二是推動了黃金水道發揮黃金效益。1-8月,常熟港貨物吞吐量、外貿吞吐量、集裝箱量同比分別增長19.2%、15.7%、8.2%,大幅逆勢增長;紙漿進口413萬噸,同比上升15.5%,進口額達200億;推動經開區整合土地近500畝,常熟岸線經濟、綠色效益顯著提升。
常熟港繁榮景象
三是塑造了海事服務發展頭雁模范。局黨委以模范機關建設為契機,為流域屬地注入發展動能,展現出了常熟成果、海事擔當。局黨委調研報告和工作得到常熟市委書記兩次批示,常熟海事局黨委在市委年中會議中受到專題表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