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6月13日阿曼灣海域2艘油船遇襲事件,美國國防部在6月17日公布了一批新照片,意圖證明伊朗革命衛隊是制造襲擊事件的“幕后黑手”。
新證據顯示故意把炸彈放置在水線以上
國防部公布此次作為證據公布的12張照片為彩色,顯示了船體上的洞以及啞彈被清除的痕跡等。此外還公布了美方譴責為隱瞞伊朗參與襲擊的證據而開展回收啞彈作業的伊朗革命衛隊約10名成員乘坐小型船以及回收時留在船體的手印照片。
美國中央司令部在6月14日公布了一段由P-8偵察機拍攝的錄像和照片。美國中央司令部聲稱,視頻中,手持步槍的武裝人員是“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海軍”,他們在小艇上清除掛在阿曼灣被襲擊的油船上的未爆水雷。照片顯示,油船右舷吃水線上方有一個洞,美軍標注為“受損”部位;同側船舷吃水線上方有一個物體,標注為“疑似水雷”。
這段視頻讓英國政府相信伊朗應該對此次襲擊事件負責,但德國外長則表示,這段視頻尚不足以證明針對伊朗的指控。
美國中央司令部發布的最新彩色圖像顯示,伊朗革命衛隊的一艘Ghashti級巡邏艇停靠在Kokuka Courageous號船體一側,并拆除了附著在船體上的未爆炸彈。一位國防部官員稱,這些照片是由一架MH-60R直升機拍攝的,這架直升機和“班布里奇”號驅逐艦(USS Bainbridge)一同抵達“Kokuka Courageous號”的所在位置。
據稱,這些由海軍直升機所拍攝的彩色高清照片顯示,伊朗快艇上的船員身穿伊斯蘭革命衛隊制服,并攜帶武器。這些照片與美國中央司令部早些時候發布的短視頻是在同一時間段內拍攝的。此外,還有一些特寫照片顯示了附著在船體外側磁性炸彈圓形基座,以及仍留在船體上的炸彈殘件。來自五角大樓的更多照片顯示,炸彈將兩輛油輪的船體炸出了多出破洞。由于爆炸引發的大火,Front Altair號的損失更為嚴重。
負責美國海軍爆炸物處理的官員周一在五角大樓向記者提供了他們的分析報告,不過他們并沒有參與油輪襲擊調查。其中一名官員稱,對船造成的破壞并不像是由魚雷造成的,因為那些魚雷通常會攻擊水線以下部分,而不像周四襲擊中那樣,破壞位置都位于水線以上。把炸彈放置在水線以上,可以防止爆炸造成的破損處會涌入海水,這表明攻擊者的意圖并非擊沉這兩艘油船。
海軍爆炸物管理處的官員還表示,圖片和視頻中伊朗軍方移除未爆炸彈的方式“風險非常高”,美國海軍絕不會采取這種方式,而是會在盡可能疏散船員的情況下,利用設備遠程拆除炸彈。
美國中央司令部在一份聲明中解釋道,“根據視頻證據,以及迅速移除未爆炸水雷所需的資源和熟練程度,伊朗應對此次襲擊負責。”
俄羅斯堅稱新影像并不足以證明
6月13日,2艘油船在霍爾木茲海峽附近遇襲。其中一艘是挪威船東Frontline旗下的110000載重噸LR2型油船“Front Altair”號(建于2016年),掛馬紹爾群島船旗,由臺灣中油租賃;另一艘是27000載重噸油船“Kokuka Courageous”號(建于2010年),掛巴拿馬旗,屬于貝仕船舶管理(BSM Ship Management),由日本航運公司國華產業負責運營。
美方提供這些錄像和照片似乎想證明伊朗革命衛隊海軍策劃襲擊了阿曼灣兩艘油船,但伊朗方面對此予以否認。伊朗外交部發言人阿巴斯·穆薩維(Abbas Mousavi)否認了視頻內容,稱其“什么都不能證明”,伊朗被迫成為替罪羊。“這類(針對伊朗的)指控值得警惕。”
不過,俄羅斯媒體認為,美方此次公布的新影像并不足以證明伊朗是襲擊事件的幕后黑手。影像中有一艘帶有機槍炮塔、沒有任何識別標識的白色快艇,快艇上十余人統一著深綠色服裝,大部分人穿著橙色救生衣,但美方自稱這是一艘搭載伊斯蘭革命衛隊的快艇。另外,油船船體上留下了物體取走后的圓形痕跡,推測是鋁和復合材料固定結構在船體上造成的。兩個小孔沿直徑分布,美方認為這是固定水雷的螺紋道釘留下的鉆孔。
除了俄羅斯媒體之外,“Kokuka Courageous”號所屬的日本航運公司國華產業也質疑了美方的說法,認為“Kokuka Courageous”號遭遇的第二次襲擊并非由水雷或魚雷導致。國華產業社長堅田豐表示,“Kokuka Courageous”號在幾個小時內遭到兩次攻擊,其中第二次襲擊是遭受上方飛來物體所攻擊,且有船員目擊到飛來物體造成船體破洞;而且油船損傷的位置離水面有一段距離,如果是受魚雷襲擊,損傷位置應該在水面以下,因此水雷、魚雷等造成攻擊的機率是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