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大保護、武漢再行動”,2月20日上午,武漢市政府在武昌區鐵機路汽渡碼頭召開武漢長江和漢江核心區港口碼頭岸線資源優化調整啟動儀式,打響拆除碼頭第一槍,標志著武漢港口碼頭優化調整進入實施階段。
2018年12月,武漢市委、市政府發布《武漢長江和漢江核心區港口碼頭岸線資源優化調整總體方案》,并成立以市主要領導掛帥的指揮部,按照“政府主導、屬地負責,全市聯動、齊抓共管”的原則,啟動可武漢長江和漢江核心區港口碼頭岸線資源優化調整工作。這也是武漢市近幾年來規模最大的一次港口碼頭優化調整工作。
據悉,此次優化調整的港口碼頭總數量103個,躉船189艘。涉及的范圍主要是在武漢長江核心區(鸚鵡洲長江大橋——二七長江大橋)和漢江核心區(古田橋至漢江口)。其中:長江核心區共76個碼頭,153艘躉船,主要涉及江岸、江漢、漢陽、武昌等區;漢江核心區共27個碼頭,躉船36艘,主要涉及江漢區、漢陽區、硚口區。
武漢市交通運輸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武漢是長江經濟帶的重要節點城市,保護好長江生態環境,依托寶貴的長江黃金水道和港口岸線資源,建設長江經濟帶,既是國家戰略,也是市委、市政府的重要決策部署。
由于歷史原因,目前在武漢長江和漢江核心區,仍然分布著各類碼頭103個。這些碼頭的存在不僅侵蝕了寶貴的岸線資源,影響了城市濱江景觀,阻礙了長江經濟帶和長江新城的建設,更對長江生態環境和生態安全造成了嚴重的破壞,亟待優化調整。
同時,為了迎接第七屆世界軍人運動會在漢召開,營造“濱江都市畫廊”的城市景觀,形成潔凈優美的長江、漢江核心區景觀帶,也必須對長江和漢江核心區的碼頭實施優化調整。
該負責人同時表示,根據《武漢長江和漢江核心區港口碼頭岸線資源優化調整總體方案》總體要求,此次港口碼頭優化調整工作將整合集并公務、旅游碼頭,拆除影響城市景觀的碼頭,實現“一無一化一提升”(即無貨運、船廠碼頭,公務、旅游碼頭集約化運營,城市濱江生態景觀明顯提升)。今年4月20日前,完成優化調整工作。優化調整后,武漢長江和漢江核心區碼頭數量將減少61.2%,躉船數量減少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