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中山港航“中航929”駁船裝載著五個集裝箱貨柜家電類出口貨物,首次通過“灣區一港通”新模式從中山港國際貨柜碼頭出發運抵廣州南沙港區,中山港-南沙港“灣區一港通”模式的成功首航,實現從拱北海關到廣州海關的“跨關區”運行。
“灣區一港通”項目是廣州港集團整合協調各方資源、利用高效信息化手段,為加速大灣區港航融合發展推出的重要舉措。出口貨物在腹地內河碼頭完成查驗等通關手續,運抵南沙港區后即可裝上大船出口,實現喂給港與樞紐港高效無縫對接組合,有效提升口岸通關時效性及貨物出口流程便利性。
該模式得到了拱北海關、中山港海關以及廣州海關的大力支持,中山港海關相關領導高度重視,到碼頭現場查看準備情況,中山港航負責人詳細匯報了船舶、客戶配貨、通關申報以及駁船在途輔助監管調撥系統運行等情況。
中山港航作為廣州港股份的控股子公司,憑借“近水樓臺”之勢,先行先試推行該模式,再次驗證了“灣區一港通”模式下高效便捷的通關和物流優勢,進一步促進兩港港口資源共享、協同發展,為中山地區進出口企業提供更加便捷的通關和更加快速的綜合物流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