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級花事盛會進入倒計時,花博園區中的場館建設工作正在穩步推進。
火熱朝天的建設現場
中交三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承擔著花博會項目的主要建設任務,計劃工期340天,總金額為21.46億元。
打好花博會收官之戰
2020年進入尾聲,花博會項目整體工程進入沖刺階段,預計將于年底完成全部建設任務。
中交三航局二公司承建的第十屆中國花博會項目三大場館主體結構、花舞雙橋主體結構、園區及所有配套橋梁梁板安裝、水系所有水閘、護岸等多個分項工程順利完工,目前正在大力推進園區綠化種植、園路、停車場、廣場鋪裝工作。
同時,園區內多個樣板段施工全部完成,標志著花博會項目“花境”施工進入最后的沖刺階段。
自今年2月復工以來,花博會項目部克服新冠疫情和超長梅雨的不利影響,累計完成施工產值20億元,工程進度近90%,期間充分利用生態環保,節能減排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
提高功效,確保質量,創造精品工程。
目前,花博會園區首個樣板段完成施工,樣板段主要分布于園區花田河A2橋、玉蘭湖A6橋附近。樣板段施工工序多,能夠同時集中展現道路、橋梁、護岸、苗木花卉種植等全部施工內容和工藝。
推行施工樣板工程,引領后續同類工程的標準化施工,提高施工工藝水平和技術質量管理水平。本次已完工樣板段經確認后,花博會園區內道路、橋梁、護岸、苗木種植等工作將再掀高潮,為決勝花博會項目建設提供強大助力。
迎難而上 黨支部書記顯擔當
進入四季度后,花博會項目部加緊沖刺,全力推進,為做到園區整體建設的同步推進和協同合作,項目部決定按照施工作業面劃分片區。各片區設置帶班領導,親自負責進度的推進工作。
項目黨支部書記潘懌文對項目進度十分關注,在項目進度推進的關鍵時期奮勇而出,主動請纓,要求負責進度推進最難的三館建設區域。
辦公樓里難覓潘懌文的身影,他每天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到現場與分包隊伍負責人了解當前的工作進度,然后就開始在現場檢視是否存在安全隱患和施工進度拖延的情況,與現場施工的農名工兄弟一起上班、加班、下班。
回到辦公室后,潘懌文還要給各個分包隊伍管理人員和材料供應商溝通后續工藝的施工材料進場時間問題,保障施工進度的穩步推進,不受其他因素的影響而推遲。
在他認真負責的進度管理下,協調解決了三館建設過程中許多的交叉施工和材料進場的問題
為三館建設的進度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
科技創新,花博會項目部乘風破浪
在國家大力倡導科技創新,信息化技術推廣應用的浪潮下,中交三航局二公司花博會項目對BIM、生態環保、節能減排等新技術進行探索,為第十屆中國花卉博覽會的成功舉辦,提升崇明世界級生態島各項事業水平貢獻力量。
項目部運用BIM技術,構建了一個花博園區整體的沙盤模型,沉浸式展示園區整體概況。二維圖紙變成三維模型,項目部通過沙盤模型提前展示單項工程和整體園區設計效果的矛盾和沖突點并進行調整,使園區整體設計更加協調美觀。
花博會項目BIM對設計的優化和協調作用不僅避免了在施工過程中的問題出現,防患于未然,而且還使得項目部在圖紙設計方面,有了一定的權威性和主導權,大大提升了項目部的施工效率。本項目開發了移動端、PC端兩個終端平臺應用,二者采集的數據可進行協同管理,再結合中交集團安全質量管理系統實現現場安全質量問題管理。
市文明工地 積極打造綠色示范工程
花博園占地3.16 平方千米,為避免出現場地積水與洪澇風險,園區建設采用海綿城市建設理論,通過建設可積存、可滲透、可凈化的場地,提高園區應對洪澇災害的能力。
大量采用透水鋪裝,并結合場地豎向標高及雨污水管布置;建設多種海綿設施,確保園區全年地表徑流控制率不低于80%。目前園區已拿到可持續場地SITES金級預認證。
花博園核心區水系總面積約26萬平方米,會展期間需保證河湖水質達到Ⅲ類水指標,感官透明度在1.5米以上。為此,項目部獨立籌建水生態修復工地試驗室,選用苦草、刺苦草、龍須眼子菜三種沉水植物,從理論角度分析沉水植物的水生態修復效果。
花博園主入口大門采用先進的自動找形與拓撲優化技術,形成穩定的空間受力狀態,仿生鋼結構外掛PTFE膜,通過3D全息影像在膜結構上投影出絢麗花海。PTFE膜為密制微孔結構,在保證空氣流通的同時具備良好的自凈自潔性。
花博會項目園區景觀綠化、場館及配套設施建設項目是2021年崇明花博會的重要配套項目
是花博會順利舉行的重要保障,中交三航局二公司將不斷努力,秉持著“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安全”的理念,深入實施創新發展戰略,全力推進花博會項目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