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來,江蘇遠洋黨委錨定江蘇省港口集團一體化發展戰略,強弱項、補短板,強融合、抓落實,強管理、提質效,預計超額完成利潤總額年度目標,航運板塊所屬各企業實現全增長、全盈利,全面奪取疫情防控和生產經營工作雙勝利。
突出戰略引領,一體化發展聚合力
江蘇遠洋黨委堅決把年初的“任務書”變成貫穿全年的“施工圖”,層層分解、掛圖作戰,形成了102項重點工作任務清單,以項目化跟進落實各項工作。
服務“一區三港”建設,落實“航線網絡化、攬貨網格化”。公司深耕“2+2”市場布局,培育新“造血點”,整合重慶、武漢、合肥等站點;打通連云港–太倉–吉大港新通道,延長了東南亞航線服務鏈。目前集運板塊航線覆蓋長三角、南北方等35個國內主要港口和日韓、東南亞等近15個國際基本港。
強化港航融合,提升航運板塊影響力。公司配合太倉港、南京港及其他省內港口,開發“散改集”“陸改水”“海鐵聯運”等業務,發揮干支協同、內外貿協同優勢,加強對日韓、東南亞等海上絲綢之路國家的通道建設。新開南京、太倉–日本關西、廣島外貿干線,南京–營口航線實現雙航線運行,有力提升北方貨源開發力度及長江中轉箱轉運能力。
依托“運河戰略”,暢通“毛細血管”,提升對長江中上游及內陸地區輻射作用。積極融入集團內貿運輸船隊建設,打造“專屬”江蘇遠洋集裝箱,提升物流品牌影響力,前三季度對南京港和太倉港喂給箱量近8萬TEU。
突出聚焦主業,經營發展添后勁
江蘇遠洋積極推進貨源結構調整、運輸模式轉變,不斷延申服務鏈條,提高經營質效。打造門到門、端到端的全程運輸服務,為中糧糖業、山鷹紙業等客戶打通內貿通道;運作首批火龍果、香蕉通關進口,提升冷藏箱貨物單箱盈利水平;推進長江中游地區化肥“散改集”業務,四川、湖北、南京等區域同步啟動廠裝及碼頭散改集,穩步提升貨量。
航運板塊所屬各企業在后進中聚“后勁”,穩扎穩打實現逆勢突圍。太倉海運緊抓下半年運價上漲和箱量猛增發展機遇,東南亞航線單船箱量記錄屢創新高,利用煙花出運契機,實現外貿干線加掛北海港,四季度東南亞航線單月經營效益“三級跳”。通海航運借力“運河戰略”,加密航線、優化運力,1-11月運河線運輸箱量同比增幅達70%,9月起實現全面盈利,四季度單月盈利均突破200萬元,創歷史新高。中集東瀚堅持內外貿并舉,提升蘇南內河航線服務能力,穩定宜興-太倉航線,啟動蘇州園區-太倉航線,實現扭虧為盈。
突出“練內功,打基礎”,蓄勢聚力謀新局
江蘇遠洋積極從“硬件”上提高船隊運輸能力、優化船隊結構,4艘6.1萬噸級大靈便型遠洋散貨輪相繼交付投入運營,已簽訂4艘新一代6.4萬噸散貨船訂單,正籌備3艘1100TEU外貿集裝箱船訂單。目前,航運板塊自有散貨船達到18艘,集裝箱控制運力88.5艘
同時,江蘇遠洋著眼升級“軟件”,堅持“一體化+信息化”雙輪驅動戰略,大力推進三大業務板塊流程再造,破除信息孤島,積極推進航運綜合信息管理平臺集運項目建設,通過“太海智航”集裝箱管理平臺實現集裝箱動態“無死角”掌控,通過集團長江集運系統打造港航集疏運一體化運營平臺。航運一體化應用系統(一期)、船岸一體化信息管理系統(二期)等一批信息化戰略項目有序推進,助力港航業務轉型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