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外運進一步明確了戰略目標,即打造成為世界一流的智慧物流平臺型企業,并提出三大業務轉型和三方面協同發展的實施路徑。中國外運董事長兼總經理李關鵬、財務總監王久云及董事會秘書李世礎出席發布會
3月26日,中國外運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外運”)在香港召開2018年年度業績發布會,曬出一份靚麗的成績單。
2018年,中國外運實現營業收入773.12億元,同比增長5.68%;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7.04億元,同比增長17.36%。
中國外運2018年主要經營數據
主營業務方面,2018年中國外運的貨運代理服務對外營業額為475.54億元,較2017年增長3.25%,其中近八成的貨運代理收入由出口業務貢獻。分部利潤為11.14億元,較2017年增長1.09%,主要是因為業務量的上升。此外,海運代理業務主要分布在亞洲、歐洲和美洲,業務量分別約占海運代理總業務量的47%、18%和16%。
2018年,專業物流服務的對外營業額為204.93億元,較2017年增長8.75%。分部利潤為6.97億元,較2017年增長7.33%,主要是由于業務量的上升。
中國外運2018年主營業務經營情況
具體到總體經營情況,中國外運在年報中表示,2018年公司通過開源、節流、壓降、借智四方面,推動公司經營質量持續改善。
在轉型重構方面,業務板塊進一步細化轉型路徑。一是代理業務產品化建設初見成效;二是專業物流提升價值鏈整合能力;三是數字化轉型為電商業務發展助力,全面提速主營業務在線化;四是五大通道建設加速全網貫通。
此外,中國外運的整合實現關鍵突破,專業公司整合穩步推進,五大區域公司整合形成格局。同時,隨著中國外運吸收合并中外運空運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在上交所上市,中國外運“A+H”資本運作平臺搭建完成。
展望2019年,中國外運董事長兼總經理李關鵬表示,中國外運將繼續加快深化區域一體化整合工作;繼續推進合同物流的整合,做到二級單位與合同物流業務的資源共享與協調支持;完成數字化規劃,加大數字化經費投入,加大新技術的產業化應用研發;通過健全完善制度體系、提升運營質量。
同時,中國外運再次明確了戰略目標,即作為招商局物流業務統一運營平臺,將打造成為世界一流的智慧物流平臺型企業,并提出三大業務轉型和三方面協同發展的實施路徑。
三大轉型具體包括:
代理及相關業務向全程供應鏈業務轉型,按照“概念產品場景化,成熟產品標準化,標準產品全國化,全國產品常態化”的要求,打造端到端的全程供應鏈和標準化的服務產品。
專業物流向價值鏈整合轉型,按照銷售行業化、方案客戶化、服務集成化、運營一體化、管理體系化的要求,打通產業鏈的上下游,服務好客戶,提升產業鏈的整合服務價值。
電商業務向平臺化和生態圈轉型,圍繞智慧物流,按照共享經濟和網絡化平臺組織的模式,打造“生而不有、利他共享、開放共贏”的供應鏈物流生態圈。
三方面協同發展包括:
國內業務和海外業務協同發展,加快形成海外業務新的增長點。
在線業務和線下業務協同發展,加快形成在線業務新的增長點。
內生式增長和外延式并購協同發展,加快形成兼并收購新的增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