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日記者從舟山市港航和口岸管理局了解到,2020年舟山全市江海聯運量將達2.56億噸,較2016年1.63億噸增長57%,年均增速12.5%。其中鐵礦石、糧食進江量分別占長江經濟帶鐵礦石、糧食進口量的46%、80%。從外貿到內貿,從大海到大江。這是舟山港通天下的一個縮影,彰顯的是在全球供應鏈樞紐中服務“雙循環”的強勁實力和韌勁。
2020年12月28日中午12點,國際散貨船舶““無限TR INFINITY”緩緩離泊老塘山。“無限TR INFINITY”滿載63760噸大豆自11月11日從美國卡馬拉出港,橫跨太平洋,歷時46天18小時,于12月27日晚上6:00進港后,在老塘山12萬噸級卸貨泊位展開作業,將12555噸大豆分別卸載至“新林海6”、“嵊飛128”等3艘中國籍二程船舶。中午時分,4艘船舶分批出港,展開“海進江”之旅,共同的目的港----泰州。
“去年年初,因新冠肺炎影響,全球貿易產業鏈遭受重創,交通運輸運行走勢趨弱。在市委市政府統籌部署下,舟山港域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管制措施,嚴防死守‘碼頭’、‘船頭’兩個陣地,贏得國內外航運和貿易企業一致好評,有力服務了國際國內雙循環,為經濟‘逆襲’撐起堅強后盾,為實現全年贏目標打下基礎。”舟山市港航和口岸管理有關負責人說。
在國內大循環方面,緊扣高質量發展理念,融入長江經濟帶。探索糧食“散改集”多式聯運模式運輸,率先在全國開辟華東沿海入川運輸新航線,為開拓江海直達運輸市場提供了新途徑,較傳統物流周期由40天縮短至20天以內。“以往,向長江沿線輸送糧食,先用海船運至南通中轉,再分裝內河船運輸,現在江海直達常態化直運安徽,新的物流方式,提升了效率,拓展了市場。”舟山良海糧油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介紹,預計2020年江海直達運量在10萬噸。構建鐵礦石“門到門”全程物流平臺,服務企業達到50家,年貨運量超2000萬噸。具有代表性的大宗散貨船舶“江海直達1”交上滿意答卷:借助與寶武集團戰略合約,2020年從馬跡山、鼠浪湖等至長江鋼廠的鐵礦運輸量在120噸左右,同比增長10%以上。
牢牢抓住區位優勢主動權,主動融入國內國際雙循環新發展格局。2020年,舟山與世界最大鐵礦商巴西淡水河谷的深度牽手,打造國際鐵礦石物流分銷基地,書寫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在鞏固國際大宗散貨樞紐港地位的同時,鐵礦石倉儲加工、配送向縱深發展。年產1700萬噸混配礦,吸引了沿海岸線和長江沿岸的礦石供應商、鋼廠等國內外鋼鐵業、供應鏈上下游廠商共同分享發展紅利。與此同時,國際海事服務業版圖不斷拓展,全年保稅船用燃料油供應預計470萬噸,同比增速15%,增量與增速均領跑全國。
物流體系創新,促進產業鏈不斷延伸,再推動產業群集聚。至目前,有240多家現代航運服務企業入駐航運服務集聚區,浙江省唯一國家級船員評估中心落地。圍繞行業與市場需求,成功研發1.35萬噸干散貨、700TEU集裝箱、1500車位商品車滾裝等江海直達系列船型,目前規模化船隊建設正加快推進,4艘1.4 萬噸散貨船、8艘集裝箱船已全部開建,為融入長江經濟帶良性循環提供重要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