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跨年及元旦一波寒潮之后,6日起全國又再現另一波“冷凍庫”模式,除了南方的海南島及廣東、廣西、云南和福建南部,整個中國大陸近九成土地都在攝氏0度以下。一波又一波來勢洶洶的寒潮之下,沿海港口“生存狀況”如何?
這幾天,氣溫持續下降導致渤海海冰不斷發展,黃驊港已出現厚度達1米的海冰。
1月6日7時10分-1月7日7時20分,曹妃甸港封航。1月6日8時30分-1月7日9時,黃驊港封航,共封航24.5小時。1月7日上午,港口已解航,開始正常裝船作業了。
受海冰影響,中國籍船舶“眾興22”輪和馬紹爾群島籍船舶先后被厚冰圍困。河北海事局立即組織“渤海港務01”“黃驊港拖3”等7艘拖輪前往協助,指導受困船舶進行自救,并對附近船舶交通流開展科學疏導,避免險情發生。在河北海事局協調指揮下,受困船舶全部成功脫困。
北京時間2021年01月06日8時20分,天津港水域風力達到9級,對天津港主體港區、大沽口港區、高沙嶺港區、大港港區實施臨時交通管制措施,禁止船舶進出港與移泊。受此影響,北方主要煤炭裝船港口的所有船舶受到海上交通管制,不得進行船舶運輸作業。
連云港新東方國際貨柜碼頭的安全管理人員劉慶峰在對媒體采訪中表示,目前港口正面吊等機械需要每2個小時就要啟動溫車一次,這樣做正是為了保證機械設備能夠隨時響應生產需求。
受此次霸王級寒潮影響,上海遭遇20年來同期最低氣溫,在低溫大風影響下,29日晚洋山港封港,在港船舶悉數離港僻風御寒。隨著強冷空氣逐漸過境,12月31日10時,洋山港解除封港措施。
國家海洋預報臺提醒,根據海冰發展實況及未來天氣形勢綜合分析,預計黃渤海各海域1月10日陸續進入嚴重冰期。
2021年1月9日—1月15日冰情如下:
?遼東灣最大浮冰范圍45~55海里,一般冰厚10~20厘米,最大30厘米;
?渤海灣最大浮冰范圍10~20海里,一般冰厚5~15厘米,最大20厘米;
?萊州灣最大浮冰范圍15~25海里,一般冰厚5~15厘米,最大20厘米;
?黃海北部最大浮冰范圍10~20海里,一般冰厚10~20厘米,最大25厘米。
據了解,海冰與海嘯、風暴潮、災害海浪和赤潮并稱為海洋5種主要災害,海冰素有“白色殺手”之稱。2010年3月,山東省出現了40多年以來最大的持續酷寒天氣,各海區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冰凍現象,特別是渤海地區的超低氣溫導致了大范圍封凍,冰層持續加厚,多數地區冰層平均厚度達25厘米,個別入海河口區域形成冰丘,冰丘高度達1.2米,在渤海沿岸可以看到,無數商船和漁船被冰封在海上,一片片如赤壁聯營,煞是壯觀。
據國家海洋預報臺數據顯示,預計2021年1月中旬渤海及黃海北部冰情接近常年,各港口仍需多加防備,進出港的船舶要注意與交管海事的聯系,實時注意冰情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