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氣溫回暖,積雪漸漸消融,山東港口威海港青威集裝箱碼頭上新添了18輛全新的新能源電動拖車,原有柴油拖車至此全部“光榮退休”,碼頭正式實現了裝卸船作業全程零排放”。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努力打造世界一流的智慧港口、綠色港口”的重要指示精神,積極響應山東港口集團以“國際領先的智慧綠色港”為引領的“五個國際領先”號召,2020年起,山東港口威海港便著手布局推進威海市綠色智慧港口建設。
2020年10月,山東港口威海港青威公司成立了“建設智慧型、自動化碼頭專項攻堅小組”,以“2021年確保全面建設成自動化堆場、實現裝卸船作業全程零排放”為作戰目標,制定了詳細的工作方案;11月,兩臺全自動化軌道吊“落戶”青威集裝箱碼頭,拉開了港口自動化碼頭建設的序幕。
自2019年全省一體化發展以來,威海港集裝箱吞吐量乘著改革發展的“東風”飛速增長,并于2020年12月正式躋身國內“百萬標箱”港口行列。新設備的“上馬”,不僅滿足了港口集裝箱業務增長量需要,同時也是對智慧綠色港口建設的又一次提速。
長期以來,威海港青威集裝箱碼頭采用“一人一車”作業模式,裝卸船均由傳統柴油拖車“挑大梁”。如今,“突船疏港”作業高峰在碼頭前沿成為常態化,“一人一車”的作業模式,已無法滿足集裝箱業務高速發展的需求。
接下來的路該怎么走?增加拖車和駕駛員數量,也許可緩解“燃眉之急”,但尋求“破題”的同時,還得端好港口“綠色環保”這桿發展“秤”。
港口新能源電動拖車的引入,不但解決了港口集裝箱運力不足的問題,更成功實現了拖車作業“零污染”“零排放”。
相比用油的柴油拖車,一輛用電的新能源電動拖車,年度可減少二氧化碳等有害排放物36噸、減少柴油使用12噸,直接節省能耗成本六千多元。
“預計這批車投入使用后全年可降耗15萬元,減少維修保養成本9萬元。新拖車一次可裝載兩個標準集裝箱,最大載重量可達70噸。”青威集裝箱碼頭有限公司操作部經理邊清河介紹,使用磷酸鐵鋰動力電池的新拖車兩小時即可充滿電,一次性續航里程為200公里,突破了青威公司“實現裝卸船作業全程零排放”中的最后一道“難關”。
“新拖車不僅節能減排、節支降耗,更能有力助推生產效率、作業安全實現‘雙提升’。”現場作業隊主管李源勝說著指向身后的場地:“現在我們在每輛新能源電動拖車配置兩名駕駛員,實行‘兩班倒’工作制。”
“兩班倒”充分保障了駕駛員的休息時間,從根本上杜絕疲勞駕駛情況發生,切實保障碼頭生產作業安全;同時,兩名駕駛員倒班可以實現“人停車不停”,出車率大大提高,碼頭的作業效率也跟了上來。”
創新動能萬里志,智慧港口著華章。新能源純電動拖車的正式投入使用,標志著山東港口威海港智慧綠色港口建設再次按下了“加速鍵”。威海港將緊隨山東港口建設世界一流海洋港口的步伐,持續匯聚智慧綠色港口發展的強大動能,實現更加高效的生產力,持續助力威海市經濟社會發展,為綠色環保城市建設做出應有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