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湛江港30萬噸航道改擴建工程(湛江港40萬噸航道建設工程)進展順利,疏浚量完成82%,即將實現廣東省40萬噸航道“零的突破”。
▲擁有“天然深水良港”美譽的湛江港 陳藝忠 攝
進 展
疏浚量完成82%
湛江港30萬噸航道改擴建工程
是在原30萬噸航道基礎上進行改擴建
將原30萬噸航道起點向外延伸約9.2km
以湛江灣口門為界
分外航道和內航道兩段
共設置4個轉彎段和1個會船區
改擴建后
航道里程為64.1km
航道通航寬度為340m
復合邊坡比為上層1:6,下層1:5
底高程外航道-23.6m,內航道-23.0m
▲湛江港40萬噸航道規劃建設圖
航道建成后將成為廣東首條40萬噸航道
也使湛江港成為
全省沿海港口唯一通航40萬噸船舶的
世界級深水港和碼頭
2018年7月
項目獲得國家發展和改革委立項批復
進入國家重大建設項目庫
項目由湛江市交通運輸局負責實施
2018年工程移交
湛江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代建
▲湛江港30萬噸航道改擴建工程開工活動 王則昕 攝
2019年9月28日
30萬噸航道改擴建工程開工
本次工程開工建設是貫徹落實
交通強國建設綱要綱要的具體行動
工程建成投產之后
湛江港將可以通航40萬噸的超大型船舶
將大大提升湛江港航道的通航能力
極大地提高湛江港國際競爭力
湛江港30萬噸航道改擴建工程的建設
重新確立了湛江港
在我國南方深水大港戰略地位和發展優勢
將為湛江港在新時代下更有效地參加市場競爭
更大地拓展戰略空間打下堅實的基礎
截至2020年底
該工程航道疏浚完成基建量4370萬立方米
完成總量約82%
計劃2021年6月
航道工程投入試運行
▲藍天下的湛江港 陳藝忠 攝
亮 點
疏浚土上岸東海島
根據省領導和市委市政府的指示精神,結合巴斯夫一、二期用地及東海島產業園區造地的需求綜合利用疏浚土,該工程總疏浚量約5300萬立方米,其中有1300萬立方米外拋于硇洲島東邊的2號臨時傾倒區(7300多萬方納泥量),有4000萬立方米預計上岸東海島。
在各方努力下
施工方適時改變疏浚土處理工藝
目前疏浚土已上岸約3000萬立方米
▲耙吸船長鯨12號在進行艏吹作業
▲抓斗船一斗約16立方米,可裝滿一泥頭車
難 點
邊施工邊通航
據介紹
此次施工的一大難點
在于邊施工邊通航
為了有效協調施工與通航
工程方在東海島上成立了臨時調度中心
并安排專人24小時輪流值班
對來往船舶、施工船舶
進行統一指揮與調度
目前
整個施工現場共有耙吸船9艘
絞吸船1艘,抓斗船5組
施工人員共497人
春節期間
施工也將繼續進行
▲位于東海島上的臨時調度中心
▲浚洋1號是亞洲最大的耙吸挖泥船,船艙容量2.1萬立方米
未 來
構筑港口新優勢,提升核心競爭力
湛江港享有“大、深、闊、掩護好”的優越自然條件,擁有我國大陸港口通往東南亞、非洲、歐洲、大洋洲海上航程最短的區位優勢。
當前,國際船舶大型化發展迅速,45萬噸油船已投入運營,40萬噸鐵礦石船舶已廣泛用于巴西至中國的鐵礦石運輸航線。
加快建設湛江港30萬噸航道改擴建工程,不僅有利于構筑港口新優勢,提升核心競爭力和戰略地位,更有利于加快引進國際鐵礦石供應商、鋼鐵集團及大型石化企業,推進臨港重化工業及港口物流業的快速發展,形成大型物流集散基地與分銷中心,對打造廣東省沿海產業帶、構建環北部灣和西南沿海區域性國際航運中心、物流中心,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和現實意義;對支持湛江市加快建設省域副中心城市,積極對接西部陸海新通道,打造現代化沿海經濟帶重要發展極,具有重大意義。
▲船舶正在靠泊湛江港大型散貨碼頭 陳藝忠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