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0日,隨著“振華31”輪靠泊廣州港南沙港區四期工程海輪碼頭1#泊位,載運粵港澳大灣區首個全自動化集裝箱碼頭的首批2臺自動化單小車岸橋和4臺自動化軌道吊順利運達,后續將陸續開展接卸作業,另有10臺智能導引車(IGV)同步通過汽運方式發至南沙四期碼頭。
為保障自動化設備順利到港接卸,南沙四期專門成立了自動化設備接卸領導小組及工作小組,聯合港務局、海事、引航等部門組織開展了設備靠泊論證、通航論證、臨時航標處置等論證工作,制定嚴謹周密的卸船方案、安全防疫及應急措施。設備上岸后,南沙四期將聯合振華重工等緊鑼密鼓開展系統恢復、自動化岸橋與IGV雙系統聯合調試、自動化軌道吊與IGV雙系統聯合調試及自動化岸橋、自動化軌道吊和IGV三系統聯合調試工作。
廣州港集團結合國家“一帶一路”、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發展戰略,積極響應打造世界一流智慧綠色港口等重要指示,緊扣交通運輸部智慧港口發展目標,以適應港口行業智能化發展方向為出發點,致力將南沙四期工程打造成為粵港澳大灣區首個自動化集裝箱港口。該工程被業界稱為自動化碼頭的“廣州方案”,涵蓋擁有包含5G技術應用、先進的數據中心、自動化裝卸設備、智能的設備控制系統、無人駕駛智能導引車、智能的車輛調度系統、智能閘口、智能理貨、人員定位管理系統、先進的信息系統平臺等在內的世界智慧港口先進技術,著力打造成為新一代智慧港口標桿。
“廣州方案”小知識
自動化單小車岸橋
配備自動防搖防扭、船型掃描、智能著箱等功能,通過高清全數字視頻采集系統,實現智能裝卸作業,高度契合了綠色節能、經濟高效的發展方向,這也是自動化單小車岸橋在全球首次大規模應用。
懸臂式軌道吊
負責自動化堆場集裝箱收箱與出箱,可實現堆場內外全自動作業,自動翻倒箱,實現軌道吊無人值守全自動智能作業。
智能導引車
全球首創將無人駕駛技術應用于IGV上,其駕駛級別相當于無人駕駛L4級,以5G通信技術進行港內無線運輸,取代現有自動化碼頭磁釘導航方式,還能實現零排放和無限續航,做到真正意義上的綠色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