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14:30左右,在江蘇省港口集團蘇港航務公司和江蘇海宇公司協調的多艘大馬力拖輪的嚴密維護下,大型半潛式重吊生活平臺“CMHI-16302”緩緩離開碼頭,完成編隊并開啟由江入海的航程。
該生活平臺為公司此前承接拖帶的全球最先進半潛式重吊生活平臺“CMHI-16301”姊妹號,總長137.75米、型寬81米,型深12米,水面以上最大高度96.3米。本次拖帶作業編隊總長達450米、總寬101米,吃水達10.5米,編隊尺度超過長江江蘇段航道設計尺度,作業難度創長江通航之最。
2020年10月9日至10日,歷時38小時,江蘇省港口集團各公司高效配合、協同作業,圓滿完成全球最先進半潛式重吊生活平臺“CMHI-16301”拖帶及停靠任務。當時拖帶編隊總長度為399米。
1月21日,江蘇省港口集團蘇港航務公司和江蘇海宇公司圓滿完成中國首艘中深水半潛式鉆井平臺“CMHI-182”拖帶任務,當時拖帶作業編隊長度達418米。
為全力保障拖帶作業安全,蘇港航務公司和江蘇海宇公司成立聯合項目組,主要負責人親自掛帥,設立聯合專項工作小組。在春節期間,項目組成員全員在崗,積極準備,多次前往現場實地勘查和指揮演練,反復進行方案論證,制定科學周密的拖帶方案和應急預案,積極協調各方優質船舶設備,周密部署、精確實施。最終,在拖帶團隊的科學指揮和多地海事部門全力維護下,“CMHI-16302” 半潛式重吊生活平臺于2月20日18時許安全停靠太倉港集裝箱四期碼頭,并于2月21日清晨離開長江江蘇段。
此次拖帶項目的成功完成標志著蘇港航務公司已全部圓滿完成招商局重工(江蘇)有限公司自主研發建造的3座大型半潛式重吊生活(鉆井)平臺的拖帶任務,為公司水上大重件拖帶業務進一步奠定了堅實基礎。下一步,江蘇省港口集團蘇港航務公司將繼續在擴大大重件運輸項目的規模和拓展品牌影響力上下足功夫,打造集團水上大重件優質服務品牌,做強做優做大水上綜合服務平臺,助力集團可持續一體化高質量發展。
延伸閱讀:
“CMHI-16302”半潛式重吊生活平臺入級美國船級社(ABS),吊機起重能力強,聯吊能力達到4400噸,而且能夠全回轉并配備輔鉤深水升沉補償功能,起吊過程中吊機波浪補償能力可達5米。該平臺可同時滿足750人居住及工作,且室內噪音低,符合ABS HAB+MODU及UKHSE的要求。動態3級定位能力可保障平臺在惡劣工況下工作。配備的帶波浪補償功能多自由度可伸縮式棧橋,方便工作人員在浪涌條件下安全往來。甲板凈面積達到3700平方米,在風暴自存工況下可變載荷達到6300噸,加強型甲板能夠承載重量達到4000噸的模塊,兼具海上臨時維修平臺功能。對比傳統對稱式半潛平臺,該平臺采用不對稱浮筒及立柱設計,有效提升吊機操作性能及航行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