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
《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
高水平規劃建設虹橋國際開放樞紐
促進長三角地區深化改革、協同開放
《虹橋國際開放樞紐建設總體方案》
近日由國務院批復、國家發改委印發
《總體方案》提出
到2035年,虹橋國際開放樞紐將全面建成,形成“一核兩帶”功能布局。
“一核”
是上海虹橋商務區,主要承擔國際化中央商務區、國際貿易中心新平臺和綜合交通樞紐等功能。
“兩帶”
是以虹橋商務區為起點延伸的北向拓展帶和南向拓展帶。
北向拓展帶包括虹橋—長寧—嘉定—昆山—太倉—相城—蘇州工業園區,重點打造中央商務協作區、國際貿易協同發展區、綜合交通樞紐功能拓展區;
南向拓展帶包括虹橋—閔行—松江—金山—平湖—南湖—海鹽—海寧,重點打造具有文化特色和旅游功能的國際商務區、數字貿易創新發展區、江海河空鐵聯運新平臺。
在《總體方案》“全面提高綜合交通樞紐管理水平”中,重點提到了太倉港!
涉及“共建跨區域交通網”、“加快港口集疏運體系建設”兩個部分。
共建跨區域軌道交通網
建設江蘇(蘇州)鐵路物流中心、太倉港疏港鐵路專用線,提升虹橋國際開放樞紐客貨運服務能級。
加快港口集疏運體系建設
加快建設蘇州(太倉)港物流樞紐(太倉港區集裝箱四期工程)和蘇南、京杭大運河、浙北高等級航道,形成虹橋國際開放樞紐高等級航道網絡。加快內河碼頭和航線建設,加強江港河港無水港等內陸港口與蘇州(太倉)港、嘉興港對接,優化港口集疏運結構。推進蘇州(太倉)港建設中近洋集裝箱貿易港以及上海港遠洋集裝箱運輸的喂給港,拓展直連直通的遠洋航線,打造江海聯運核心港區與近洋運輸集散中心。
太倉港將以此為契機,加快對接虹橋國際開放樞紐建設,深度融入長三角港口一體化,進一步拓展虹橋國際開放樞紐港口集疏運功能,不斷強化“滬太同港”效應,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化港口,為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