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位于渤海灣南岸的山東港口渤海灣港口集團所屬的4個港區都是一派繁忙景象,滿載貨物的輪船不斷駛進港口停泊,汽笛聲、輪軌聲交錯。百舸爭流,奮楫者先。今年以來,渤海灣港生產運營再上新臺階,實現起步提速、開局爭先。
港口主業實現新突破
首戰就是決戰,出發就是沖刺。
今年以來,山東港口渤海灣港加強市場開發力度,積極開展客戶走訪,穩定客戶預期,對重點船公司、貨主客戶制定“一企一策”的方案,實現航線、貨源穩定。在去年貨物和集裝箱吞吐量分別同比增長25.2%、137.7%的基礎上,渤海灣港今年1-2月延續良好的發展勢頭,完成貨物吞吐量415.71萬噸,同比增長24%,其中集裝箱吞吐量7.23萬標箱,同比增長135%。
尤其是自濱州港、濰坊港先后實現口岸開放以來,渤海灣港已作業了8艘外貿船舶,作業貨種4個,完成吞吐量18.14萬噸。
“實現口岸開放后,我們高度重視外貿貨種的開發,在做好充分市場調研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地制定客戶開發方案,隨著近期進出口業務量的攀升,外貿已經成為我們今年業務量新的增長點。”渤海灣港生產業務部陳健告訴記者。
2月21日,“草原”輪完成1萬余噸外貿石油焦裝船作業順利離泊,標志著濰坊港正式啟動石油焦外貿出口業務。今年以來,濰坊港借助泊位開放的契機,將石油焦定位為戰略貨種,積極為客戶尋貨源、拓市場,為客戶解決貨源渠道的同時,開辟了濰坊港石油焦業務新模式。
目前,濰坊港石油焦業務已開通陸集水疏、水集陸疏、水集水疏、陸集陸疏等多種物流渠道,結合日漸完善的混配、篩分業務,形成內外貿兼顧的系統化業務模式,向打造“國內重要的石油焦集散中心”目標穩步前行。
一體化改革紅利持續釋放
隨著山東港口一體化改革的不斷深入,為渤海灣港業務發展提供了更大平臺,通過加強與兄弟港口聯動,進一步釋放了協同效應,帶來實實在在的業務增長,1-2月份共承接兄弟港口轉水貨物176萬噸;與兄弟單位形成合力,圍繞港口業務鏈條,突出港口主業的主導作用,以港口市場開發為紐帶,為客戶打造了高效、便捷、優質、價格合理的“端到端”全程物流服務,實現聯動發展。
濰坊港生產運營部蘇世勇說:“與各板塊公司的合作,既體現了大家庭一體化發展的優勢,也讓客戶得到了更好的服務體驗,擦亮了濰坊港服務的金字招牌。”
2月24日,“浙東海151”輪成功停靠濰坊港21#泊位進行卸船作業,這是渤海灣港與山東港口金控公司聯合為客戶打造的首單石油焦供應鏈業務。渤海灣港通過市場調研了解到,隨著業務量激增,瑞鋁國際物流自有資金不足限制了業務的持續拓展。得知這一情況后,渤海灣港主動向客戶介紹供應鏈服務政策,與金控公司合作,共同為客戶量身制定服務方案,緊急為客戶授信3000萬元,為客戶解決了資金難題,成功提升與客戶合作的深度和廣度,增強客戶黏性,促進了港口主業發展。
圍繞客戶需求,提升生產效率
效率、成本始終是客戶關注的核心問題,渤海灣港堅持“以客戶為中心,想客戶之所想,急客戶之所急”的服務理念,不斷優化作業流程,創新作業模式,實現效率更高、服務更優、價格更合理。渤海灣港根據港區泊位和航道現狀,做好船舶調度銜接工作,繼續壓縮進出港船舶航道時間;根據到港船舶船型做好靠泊方案優化,落實“套泊熱接”、濱州港“3船組合”靠泊方案,單船平均待泊時間較2020年縮短7分鐘,泊位利用率不斷提升。同時針對外貿貨物,持續加強與一關三檢的對接力度,與海關建立溝通協調機制,不斷優化業務流程,全力為客戶提供最優質的服務。
近期,濰坊港干散貨碼頭管控系統正式上線,該系統通過在港內倒運自卸車懸掛位置安裝固態稱重傳感器,將單車稱重數據實時回傳,并與碼頭生產作業計劃關聯,使自卸車實現在線稱重、超載報警、軌跡在線定位等可視化功能。濰坊港調度員于佳介紹:“系統應用前,自卸車司機干多干少掙一樣的工資,生產積極性不能充分調動起來。這套系統使用后,司機可通過手機APP實時查看個人當班作業量,生產積極性提升明顯。而且自卸車不用繞路上磅稱重也可以實時獲得作業進度,調度員能及時調整轉場作業機械配備,更加合理地安排船舶靠離泊計劃”。
據悉,目前該平臺已通過國家知識產權局審查,并授予實用新型專利權。該項目的探索應用將在公路運輸標準載監管、在途調度等場景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2021年是渤海灣港“強基固本、全面提升年”,渤海灣港提出了“11233”工作主線,即“堅持旗幟鮮明講政治這一個導向,抓住業績為王這一個核心,把握產城融合和功能拓展這兩個重點,抓好基層、基礎、基本功這“三基”工作,夯實干部隊伍、人才和安全這三大保障”,為渤海灣港2021年的各項工作指明了方向。
下一步,渤海灣港將在山東港口的堅強領導下,緊緊抓住一體化改革發展機遇,堅決打好打贏“狠抓落實”運動戰、“提質增效”攻堅戰、“產城融合”突破戰、“強基固本”持久戰、“安全生產”保衛戰“五大戰役”,鎖定年度目標任務、迅速行動,以推動渤海灣港高質量快速發展的優異成績慶祝建黨10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