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提“一帶一路”,構建中國全面開放國際合作大格局
2021年3月5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開幕,習近平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出席開幕會,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
【3月5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政府工作報告。(來源:新華社)】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李克強總理四次提及“一帶一路”,充體現了中國與各國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堅定決心始終未變,前景依然廣闊。
第一次:共建“一帶一路”穩步推進(2020年工作回顧)
1.“一帶一路”建設穩步推進。
2.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等重大舉措陸續推出。
3.成功舉辦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流會。
4.推動區域全面經濟伙伴協定簽署。
5.完成中歐投資協定談判。
6.維護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對外貿易和利用外資保持增長。
第二次:對外開放持續擴大,共建“一帶一路”成果豐碩(“十三五” 時期發展成就)
盡管2020年受到了新冠疫情的影響,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經貿、投資合作不斷深化。
去年我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貨物貿易額達1.35萬億美元,同比增長0.7%,占我國總體外貿的比重達到29.1%。
2020年我國對沿線國家非金融類直接投資達177.9億美元,同比增長18.3%。
一大批境外項目和園區建設克服了疫情的壓力穩步推進,中老鐵路、雅萬高鐵等重大項目取得積極進展。
截至2021年1月,中國與171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簽署了205份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合作不斷走深走實,成果超出預期。
第三次: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構建面向全球的高標準自由貿易區網絡(“十四五” 時期主要目標任務)
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持續增強發展動力和活力。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加快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全面完善產權制度,推進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強化競爭政策基礎地位。
建立現代財稅金融體制,提升政府經濟治理能力。深化“放管服”改革,構建一流營商環境。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構建面向全球的高標準自由貿易區網絡。
具體來說即放寬外商投資市場準入,創新利用外資管理體制,改革對外投資管理體制,加快自由貿易區建設,擴大內陸地區對外開放,加快沿邊開放步伐,改革行業商會管理體制等。
第四次: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堅持共商共建共享,堅持以企業為主體、遵循市場化原則,健全多元化投融資體系,有序推動重大項目合作,推進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提升對外投資合作質量效益。(2021年“一帶一路”重點工作)
1. 推動進出口穩定發展。
發展跨境電商等新業態新模式。辦好進博會、廣交會、服貿會等重大展會。推動國際物流暢通,清理規范口岸收費,不斷提升通關便利化水平。
2. 積極有效利用外資。
進一步縮減外資準入負面清單。推進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歡迎外商擴大在華投資,分享中國開放的大市場和發展機遇。
3. 深化多雙邊和區域經濟合作。
拖動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盡早生效實施、中歐投資協定簽署,加快中日韓自貿協定談判進程,積極考慮加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在相互尊重基礎上,推動中美平等互利經貿關系向前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