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隨著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在京閉幕,今年全國兩會落下帷幕。這次兩會承載了哪些特殊意義?釋放了哪些重要信息?將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什么樣的變化?
開局之年的兩會 誕生了這些重要成果
政府工作報告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延續了去年“臨難不避、實干為要”的風格。“讓市場主體安心經營、輕裝前行”“千方百計使億萬農民多增收、有奔頭”“盡最大努力幫助新市民、青年人等緩解住房困難”“切忌在工作中搞‘一刀切’,切實為基層松綁減負”……一項項舉措,溫暖人心。
2021年3月11日,下午3點半,中外記者等待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來到記者會現場。
“十四五”規劃綱要
“十四五”規劃建議主要是管大方向、定大戰略的,“十四五”規劃綱要主要是實化量化“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和重大任務。規劃綱要草案列出了“十四五”經濟社會發展20項主要指標。令人矚目的是,在“經濟發展”指標中,并沒有設定五年GDP年均增速預期性指標,而是描述為年均增長“保持在合理區間、各年度視情提出”。這種表述方式在五年規劃史上還是首次。
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表決通過關于“十四五”規劃綱要的決議。
關于完善香港特別行政區選舉制度的決定
去年的全國人大會議通過了關于建立健全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的決定。時隔九個多月,另一個涉港決定再次獲得高票通過,此舉重在確保以愛國者為主體的“港人治港”。像去年制定香港國安法一樣,完善香港特別行政區選舉制度也將采取“決定+修法”的方式,分步予以推進和完成。
人大制度兩部基礎性法律修改
3月11日的閉幕會還表決通過了關于修改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組織法的決定和關于修改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議事規則的決定。這是這兩部法律施行30多年來的首次修改。這次修改既充分反映體制、機構改革變化,也充分體現了全過程民主的理念。總結去年兩會的實踐經驗,修改后的議事規則還對適當精簡會議程序、提高大會議事質量和效率作了補充完善。
閉幕會上,每項決議草案和決定草案表決通過后,現場都會響起熱烈掌聲。
國事連著家事 這些變化將走進我們的生活
制定促進共同富裕行動綱要
兩會期間,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胡祖才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這樣闡述共同富裕:“全民共富+全面富裕+共建共富+逐步共富”。綱要草案還提出,要支持浙江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
2021年3月4日,湖南吉首市矮寨鎮,油菜花田繪制巨幅“產業興鄉村”字樣。
綱要草案還明確,要鼓勵定制、體驗、智能、時尚消費等新模式新業態發展,要推動教育培訓、醫療健康、養老托育、文旅體育等消費提質擴容。在農村地區,要改善縣域消費環境,推動農村消費梯次升級。在城市,要規劃建設一批中國特色市內免稅店。
2021年3月5日,建設中的海口國際免稅城項目,未來將成為海口新地標。
綱要草案還提出,要構建高質量的教育體系和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體系。要放開放寬除個別超大城市外的落戶限制,試行以經常居住地登記戶口制度。要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要加快推進數據安全、個人信息保護等領域基礎性立法。
下一步 企業將迎來哪些發展機遇
1. 縱深推進“放管服”改革,加快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
將行政許可事項全部納入清單管理。深化“證照分離”改革,大力推進涉企審批減環節、減材料、減時限。實行中小微企業簡易注銷制度。實施工業產品準入制度改革,推進汽車、電子電器等行業生產準入和流通管理全流程改革。
2. 深化財稅金融體制改革。
穩步推進注冊制改革,完善常態化退市機制,加強債券市場建設,更好發揮多層次資本市場作用,拓展市場主體融資渠道。
3. 運用市場化機制激勵企業創新。
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鼓勵領軍企業組建創新聯合體,拓展產學研用融合通道,健全科技成果產權激勵機制,完善創業投資監管體制和發展政策,縱深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延續執行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75%政策,將制造業企業加計扣除比例提高到100%,用稅收優惠機制激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著力推動企業以創新引領發展。
4. 進一步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題。
優化存款利率監管,推動實際貸款利率進一步降低,繼續引導金融系統向實體經濟讓利。
5. 就業優先政策要繼續強化、聚力增效。
著力穩定現有崗位,對不裁員少裁員的企業,繼續給予必要的財稅、金融等政策支持。繼續降低失業和工傷保險費率,擴大失業保險返還等階段性穩崗政策惠及范圍,延長以工代訓政策實施期限。
6. 堅持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充分挖掘國內市場潛力。
增加停車場、充電樁、換電站等設施,加快建設動力電池回收利用體系。
鼓勵企業創新產品和服務,便利新產品市場準入,推進內外貿產品同線同標同質。
運用好“互聯網+”,推進線上線下更廣更深融合,發展新業態新模式。
7. 提高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優撫對象撫恤和生活補助標準。
8. 推動進出口穩定發展。
加強對中小外貿企業信貸支持,擴大出口信用保險覆蓋面、優化承保和理賠條件,深化貿易外匯收支便利化試點。
穩定加工貿易,發展跨境電商等新業態新模式,支持企業開拓多元化市場。
辦好進博會、廣交會、服貿會等重大展會。
9. 深化多雙邊和區域經濟合作。
10. 加強資本要素利用。
奮進“十四五” 開啟新征程,【企界】聯合主流媒體將推出“兩會回頭看”主題系列報道。聚焦基建、重裝、港口、航運等行業的央企及大型國、民企看看他們如何面對新挑戰,把握新機遇為“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貢獻力量,歡迎企業聯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