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長鳴的汽笛,中歐班列(渝新歐)十周年紀念專列徐徐駛出重慶團結村車站,發往德國杜伊斯堡。至今,距離首趟“渝新歐”專列開行已整整十年……
回望渝新歐班列十年開行史,既是一部創新史,也是一部開放史。
沿線“五國六方”鐵路聯席會議制度、跨國海關國際協調機制、量價掛鉤機制、中歐“安智貿”試點、多國海關建立便捷通關等機制……渝新歐班列從成立之初,就肩負著打通堵點促進外貿的重任,大膽闖出一連串的機制創新之路。
這條國際鐵路大通道,開啟了國際鐵路運輸史新篇章,為中歐貿易煥發新機提供了助力。
問:開通十年,中歐班列(渝新歐)給重慶帶來了哪些變化?
物流:打通西向通道,為后續打通南、北、東三向鐵路通道奠定基礎,讓企業有了空運和海運之外的選擇,豐富了物流業態。
產業:為筆電、汽車等重慶支柱型產業提供運輸服務,助力跨境電商、藥品進口等業態在重慶萌芽發展,助推重慶外向型經濟發展。
觀念:不靠海、不沿邊的內陸地區,也能有適合自己的對外開放方式,從開放“末梢”變身開放前沿。
口岸:助力重慶獲批整車進口口岸、首次進口藥品和生物制品口岸、進境肉類指定監管場地功能,增加重慶開放平臺種類。
創新:改變鐵路不能運郵的歷史,開創鐵路提單新模式,助力陸上貿易規則的探索。
作為一條貫通歐亞,助力重慶輻射東西南北、高水平融入國內國際雙循環的國際貿易通道,中歐班列(渝新歐)這些年為重慶帶來不斷的發展機遇。
和其他的中歐班列不同的是,中歐班列(渝新歐)是唯一擁有兩個發運站點的班列,始發站包括沙坪壩團結村站和兩江新區果園港魚嘴站。
從果園港開行的中歐班列(渝新歐),為我國內陸地區打通了國際水鐵聯運“最后一公里”,使得從長江黃金水道逆流而上的貨物實現了國際水鐵聯運而通達中亞、歐洲。而歐洲、中亞地區的物資、產品通過果園港也可以發往我國東部沿海和東亞地區。
與此同時,中歐班列(渝新歐)也漸漸形成了“2+6+N”集結分撥體系,通達中亞、歐洲、東南亞及國內多個城市和地區的靈活分拔體系,充分滿足市場主體的多樣化需求,加快推動重慶打造內陸國際物流樞紐的建設。
值得一提的是,渝新歐公司于2017年收購德國杜伊斯堡倉庫,進一步增強海外集結分撥輻射能力,中歐班列(渝新歐)也是目前為止全國唯一擁有自主產權海外倉的中歐班列。同時,還根據市場客戶需求擇機開拓其他海外區域,持續完善班列服務。
在促進國際物流的同時,渝新歐公司也積極開通“哈薩克斯坦-重慶果園港”回程糧食專列,開展運貿一體化業務,并拓展至白俄羅斯冷凍牛肉等自營商品的運貿一體化發展.
為給中歐班列帶來里程碑式的新發展,2021年元旦,重慶和成都兩地聯手打造輻射領域覆蓋歐洲全域的全國中歐班列第一品牌,一同始發中歐班列(成渝)號,翻開了中歐班列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