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屆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中建集團黨組成員、副總經理周勇表、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建筑旗下中建五局質量管理員鄒彬,結合自己的經歷和感受,針對基建行業的發展和前景提出了兩會“建”言。
以下為周勇同志在兩會的發言
周勇表示,“我們將踐行新發展理念,打造更多精品工程、幸福工程、民心工程,讓‘一帶一路’建設更好造福各國人民。”
“千人同心,則得千人之力?!?/strong>
中國企業積極踐行“一帶一路”倡議,2020年12月,我們建設的“中巴經濟走廊”最大交通基礎設施巴基斯坦PKM高速公路項目移交通車。全長近400公里,打通了巴基斯坦中部南北交通大動脈,成為當地百姓口中的“致富路”,為中巴建交70周年獻上一份厚禮。
“和羹之美,在于合異?!?/strong>
“一帶一路”的巨大魅力,不僅在于一個個具體項目,更在于各國人民在互通有無、交流互鑒中,拉近了心與心的距離。由兩國總統共同見簽的埃及新首都項目,是一座包含非洲最高樓在內的智慧新城。去年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我們僅用了10多天時間就完成了武漢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建設,之后第一時間向埃及項目派出具有醫療功能的工作組 。目前,項目8000多名中埃員工堅持防疫生產兩不誤,一座未來之城正在沙漠中拔地而起。
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埃及女工程師瑪麗·拉夫·扎基。40年前,她的母親曾到中國深造,是埃及最早一批學習漢語的大學生。如今,瑪麗來到中建埃及公司。作為項目設計部的一員,她不僅參與項目建設,還發揮她的語言優勢,積極參與公司組織的各類文化交流活動,成為促進兩國民心相通的使者。像瑪麗這樣的外籍員工還有很多,正是在大家共同努力下,“一帶一路”建設的堅定支持者、主動參與者越來越多,為世界文明交流互鑒增添了靚麗的色彩。
“志合者,不以山海為遠?!?/strong>
從亞歐大陸到非洲、美洲、大洋洲,共建“一帶一路”為世界經濟增長開辟了新空間,為企業合作共贏搭建了新平臺,為增進各國民生福祉增添新色彩。古絲綢之路繁榮景象,正不斷再現于世人面前。
“十三五”期間,中央企業高質量建設“一帶一路”沿線項目超過3400個,打造了一大批標志性工程,有力促進了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未來,我們將踐行新發展理念,打造更多精品工程、幸福工程、民心工程,讓“一帶一路”建設更好造福各國人民。
周勇表建議加快區域級康養醫療配建設施建設,推動“醫康養”一體化養老模式落地。
加強區域配建規劃,提升綜合服務能力
醫康養結合的主要內容,是指增加區域級康養醫療配建設施,打造以“康養機構+社區醫院”相結合的綜合一體化模式,面向居家、社區、機構養老的老年人,在提供基本生活照料服務的基礎上,提供醫療衛生方面的服務。
建議在城市控制性詳細規劃及舊城改造過程中,設置明確規劃條件,在一定人口規模的城市片區內,配建一定規模的“醫康養綜合體”。出臺招標制度,設置合理地價,綜合考評企業運營指標和服務口碑,支持優秀運營企業獲取設施,開展養老、醫療、康復一體化服務。
推進“放管服”改革,激發市場活力,優化審批服務,加強備案管理
通過綠色通道,簡化“養老機構運營許可證”“醫療機構運營許可證”和“醫療社保相關資質”手續,將三證快速提供給具備資質的養老服務企業,實現“醫康養綜合體”項目快速啟動、穩定運營。
充分發揮市場配置養老資源的決定性作用,將“醫康養綜合體”的運營權交由具備醫療資質的養老服務企業負責,或通過養老運營企業和醫療運營企業合作經營,促使養老服務企業充分調動醫療、養老服務資源,以醫療收益反哺養老部分,為社會提供穩定的“醫康養”綜合服務。
鼓勵社會資本進入,提高政策扶持力度。加強“醫康養綜合體”項目用地供應,并參照社會福利用地性質設定地價。如用地為公有產權,則可設定使用年限及使用權出讓規則,吸引社會上優秀養老運營企業獲取用地資源。推動稅費減免、創業補貼、投融資支持等優惠扶持政策落地,降低養老項目的電、水、取暖等費用標準,為養老機構減負,增強企業運營能力。
完善人才支撐體系,提升行業社會地位
建議民政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等相關部門進一步完善“學歷教育-職業培訓-企業內訓”三級人才培訓體系,健全養老服務培訓機制。在養老護理類專業領域,試點實行“學歷證書+護理、康復等多類崗位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制度,并給予學費和就業政策傾斜,吸納優秀學生進入養老護理領域,良性引導社會對養老行業的認識。
以下為鄒彬同志在兩會的發言
鄒彬建議加快推動“農民工”向新型建筑產業工人轉型。我特別想對更多的農民工兄弟姐妹們說:一定堅持干一行、愛一行,成長為大國工匠,為實現“中國夢”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干活兒“一定要堅持自己的標準”
剛剛走過來的時候,我腦海里忽然想到第一次到建筑工地打工時的場景:那時候,工友們都笑我“傻”,因為當時在工地上砌墻,砌得越多,工錢也就越多,但我只要覺得砌得不美觀就推倒重砌?,F在想來,那時可能就是我對“工匠精神”認識的萌芽,認為干活兒“一定要堅持自己的標準”。
要用十足的韌性接受挑戰 要用十足的耐心追求極致
堅持就一定能有收獲!2014年,我參加了中建五局技能比賽,拿下砌筑組第一名,隨后,我又陸續參加了行業更高級別比賽,一路過關斬將,最后進入了國家集訓隊。說實話,我對自己的實操技術有信心,但由于讀書少,我對幾何知識、圖形測算幾乎無法理解,直接影響了作品美觀,這讓我非常難過。好在我的老師沒有放棄,一次次鼓勵我一定要堅持下去,給我“開小灶”強化理論課程,幫我編順口溜加強記憶。
那時候,我心里只有一個想法:一定要堅持下去,為國出征,吃再多苦我也不怕!計算不準圖形數據,我就砌好一面墻,對照圖紙、檢查誤差,再把墻推倒、拆掉,又重新開始砌,8個月時間里,我就這樣反復練習。
終于“功夫不負有心人”,在第43屆世界技能大賽上,我獲得了砌筑項目優勝獎,實現了中國在這一獎項上零的突破。那一刻,我對工匠精神又有了另外一層認識,“要用十足的韌性接受挑戰,要用十足的耐心追求極致”!
鄒彬在第43屆世界技能大賽砌筑項目比賽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