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港城北作業區地處水運繁忙的京杭大運河咽喉要道,每天南來北往的貨船川流不息,停靠貨運碼頭作業的船只來來往往。在人們印象中,砂石、煤炭等貨物的裝卸作業現場,本應揚塵滾滾、遮天蔽日,可是日前邗江區攻堅辦督查人員在現場卻發現,這里空氣清新,纖塵不染,剛剛沖洗過的地面整潔寬敞,不見一處粉塵和積水,進出港口作業區的車輛,無一例外地沖洗干凈后才能行駛。
“園林式港口”顏值驚艷
在裝卸作業區,為了精準控塵,一臺專門設置的霧炮車正對著作業的吊車噴淋,同時吊斗本身又自帶噴淋功能,將作業產生的揚塵“控制”,有效地保證了現場大氣環境質量。
港口作業區外圍,設置了高12米、長1280米的防風抑塵墻,堆場硬化約2.8萬平方米,墻內用霧炮機噴淋,港區作業再繁忙,霧炮機噴淋作業從來不缺席,始終都能保持大氣污染物不超標。港口作業區的綠化帶與東岸茱萸灣公園景觀帶融為一體,成為一道景色宜人的生態畫廊。
通過精準治污,作業區華麗“蝶變”,成了“顏值”驚艷的“園林式港口”。不細看,絕對想不到這是一處港口作業區。
“云端”實時監控揚塵
“揚州港城北作業區有5個作業點,每天早上的例會,我們都要強調防塵控塵、守護生態環境的重要性,把精準控塵降塵作為文明作業的重要標志,做到了天天講、天天查,發現不足第一時間整改到位。”揚州港城北作業區負責人張鵬說,港區設置了4臺粉塵現場監測設備,全天候實時上傳粉塵數據,省市環保部門能在第一時間掌握這些數據。一旦發現異常,也會第一時間反饋信息,作業區將及時查找原因,立即整改到位。
作業區還投資建設容積達到465立方米的雨水搜集池,鋪設明溝700米,將雨水搜集起來用于噴淋降塵和綠化澆灌,實現了水資源循環利用,壓降了控塵降塵成本。
守護一河清水入江
京杭大運河是一條生態清水走廊,所有過往的船只都必須做到污染物零排放,生活垃圾由港口全接收。除了治揚塵,揚州港城北作業區還按上級要求,向過往船只宣傳所有污染物零排放,并全部接受其產生的生活垃圾,隨后通知環收部門上門對接,及時清運,保證港口環境整潔,守護一湖清水入江。
凡停靠的船只全部使用岸電,不得用柴油機發電,以減少柴油機發電污染。為把這項工作做到位,港口配備了20名電工,24小時為船主提供“一站式”服務。
打造大運河“最美岸線”
揚州港城北作業區一直把打造大運河“最美岸線”作為重點工作積極推進,狠抓落實,以“堤外景觀化,堤內園林化”為設計理念,堅持“文明、平安、綠色、智慧”的原則,突出“綠化、美化、凈化、彩化”的特點,集中力量全面開展港區環境綜合整治,不斷提升清潔生產、綠色發展水平。早在2020年11月,作業區“效能提升會戰”的序幕就已拉開,項目圍繞防塵網建設、堆場硬化處理、綠化提升、場地綜合管線建設、路面維修、市政管網對接、雨污水收集處理、中水回用等進行施工。項目開工以來,城北作業區搶晴天,戰雨天,抓進度,經過4個多月的努力,3月23日,該項目如期完工。1280米的天藍色擋風抑塵墻,有效抑制了散貨堆存過程中的揚塵;堆場的硬化及道路恢復從源頭上解決了揚塵的產生;中水回用的建成為港區灑水降塵提供了水源,將降本增效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