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報道稱,中遠海運集團旗下的東方海外拒絕了馬士基發起成立的區塊鏈技術數字行業平臺TradeLens的邀請,并且表示目前正全身心投入在區塊鏈聯盟GSBN項目。
記者注意到,從2018年年初到2019年4月,國際航運業出現了區別于傳統航運聯盟的3個行業新聯盟,他們分別是馬士基聯手IBM推的出基于區塊鏈技術的數字行業平臺TradeLens,中遠海運聯手9大船公司、碼頭及技術公司成立的全球航運商業網絡(Global ShippingBusiness Network,簡稱GSBN)以及由全球四大集裝箱班輪公司,馬士基與地中海航運、赫伯羅特和Ocean Network Express(ONE)公司發起成立的數字集裝箱航運協會(Digital Container Shipping Association,簡稱DCSA)。
業內專家認為,以前班輪公司進行收購、造大船、成立航運聯盟,除了生存需要,其實也是為了掌握行業話語權。那對于航運數字化技術的標準和區塊鏈,兩個代表未來全球航運業話語權的核心,航運巨頭必將爭奪得更加激烈,組成新航運聯盟有助于他們早日達成目標。
傳統航運聯盟讓班輪公司主導市場
從2017年4月1月起,全球集裝箱班輪運輸市場上的“2M+現代”“OCEAN Alliance”和“THE Alliance”三大新聯盟正式開啟運作。自此,全球只有10家集裝箱承運商,集裝箱運輸市場基本被幾大航運聯盟掌控。
上海海事大學教授徐劍華告訴記者,在今天,三大航運聯盟在亞歐航線、跨太平洋航線、跨大西洋航線三條全球集裝箱主干航線上合計運力占到市場份額近九成,亞歐航線上三大聯盟運力占比更是達到100%。
徐劍華認為,當初形成航運聯盟的原因之一,是因為在船舶大型化以后,每條船的艙位利用率要達到90%以上才能實現規模效益。雖然2017年開始全球承運商減到10家,但任何一家班輪公司想單獨填滿一條2萬標箱船舶的所有艙位仍舊很困難。建立聯盟后,班輪公司之間可以共享艙位,實現其規模效益。但聯盟成立后,也無疑增強了班輪公司的競爭力和話語權。因為聯盟可以通過增加航線頻率、擴大服務范圍、調整運力降低運價波動等方式獲得更大的收益。形成聯盟以后,在與上游供應商以及下游企業如港口等談判過程中無疑更有話語權。
有數據顯示,2018年,前四大航運公司占全球集裝箱航運市場的60%。其中最大航運公司馬士基(19%)的市場份額大于2012年之前全球任何班輪聯盟的市場份額。有不愿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如今的聯盟已經變得過于龐大和強大,它們已成為獨立航運公司進入東西方貿易航線的障礙,也使得港口失去了優勢地位,港口不得不通過加大基礎設施建設以及各優惠政策爭取航運聯盟船舶靠港,港口之間的競爭變得更加激烈。
新聯盟聚焦行業新技術
正因為航運聯盟讓班輪公司利益實現最大化、嘗到了甜頭,在新的核心技術競爭中,班輪公司還是采取了聯盟的形式,只是這次排列組合不同于以往。記者整理資料發現,新成立的三大行業聯盟中包含的班輪公司與目前傳統三大航運聯盟有了交叉覆蓋。
GSBN包括中遠海運集運、東方海外、達飛輪船、上港集團、和記港口集團等在內的多家國際知名港航企業;DCSA由四大班輪公司發起成立,如今達飛輪船、長榮海運、現代商船、陽明海運和以星航運都已加入該聯盟;TradeLens則是馬士基與IBM合作。至此,DCSA擁有全球接近70%的運力,馬士基、達飛輪船都同時加入了2大聯盟。
上海國際航運研究中心國際航運研究所所長助理鄭靜文表示,幾大聯盟主要是航運創新技術方面的聯盟,和傳統的班輪聯盟不一樣。目前大家對于數字化、區塊鏈這些新技術如何運用在航運領域還不熟悉,大家一起摸著石頭過河。
記者了解到,GSBN聯盟宗旨是將聚焦于國際航運業,推動航運業數字化標準的制定,提升行業協作水平,推動行業內傳統流程的變革和創新。DCSA成立的宗旨是制定集裝箱行業通用信息技術標準,規范數字化發展。為集裝箱航運業的數字化、信息技術標準化和互通性鋪平道路。這兩大組織不約而同地將目光投向傳統航運業務之外,舉各方之力,專注于供應鏈環節和航運新技術、新標準。
新聯盟有助班輪公司搶占未來行業最強話語權
最近1年,全球班輪公司都在忙于“成立聯盟,加入聯盟”。這是一場數字化和區塊鏈的聯盟及標準的較量,為爭得話語權和控制權以及在行業的一席之地。有業內人士表示,誰能制定航運數字化技術的標準和建立區塊鏈,就搶占了國際航運業未來規則和標準的制高點,班輪公司成立新聯盟,就是在爭取未來行業內的最強話語權。
有專家告訴記者,在航運業,區塊鏈技術的潛力不容否認,它可以通過自動化航運公司、港口和海關之間的數據連接,節省數十億美元。
隨著TradeLens近期的不斷壯大,將可以提供全球海運集裝箱貨物接近一半的數據。迄今為止,TradeLens平臺上已有100多個參與方,已經記錄了超過1000萬次航運事件,并每周處理成千上萬的單證文件,為發貨人、航運公司、貨代、海關官員、港口機構、內陸運輸供應商等成員提供能建立信任的交易共享視圖。對數據所有權和對數據訪問權限的承諾有助于確保隱私和信息機密性,同時使參與者能夠更有效地協作,以實時訪問運輸數據。
相比TradeLens,同樣致力于打造開放的數字化平臺的GSBN無疑將迎來很大的考驗,自宣布成立以來,它至今并未有任何新的消息。業內人士表示,該聯盟或許會厚積薄發。
而對于今年4月才成立的的DCSA與其他2個聯盟有所不同,該聯盟為非盈利性組織,他們不打算開發或者運營數字化平臺,商業化事宜不在其討論范圍。資料顯示,DCSA的首批項目之一就是建立行業標準,以克服技術接口和數據缺乏共同基礎的困難。除此之外,該協會還將著重打造標準化流程的行業藍圖。
有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未來國際航運業的霸主,一定是在這次競爭勝出,并在國際航運數字化標準以及航運區塊鏈方面具有絕對話語權的船公司。但不論將來誰勝出,目前航運業的數字化進程一直十分緩慢,有組織能創建一套通用的標準,可以為全行業的數字化發展鋪平道路,幫助托運人跟蹤貨運,并為所有利益相關者提供更好的可視性,都是一件好事,有利于行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