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特黄特黄刺激大片,脱岳裙子从后面挺进去视频,27xxoo动态图178期,а√8天堂中文官网资源

當前位置:中國港口網 > 國際港口動態 > 南沙港鐵路預計今年11月正式通車

南沙港鐵路預計今年11月正式通車

來源: 廣州日報 發布時間:2021-05-02 7:00:00 分享至:

4月29日,南沙港口“開放日”活動在廣州港南沙二期碼頭舉行。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從開放日獲悉,南沙港鐵路有望在今年11月正式通車。

正在建設中的南沙港鐵路是粵港澳大灣區交通發展的重要項目之一,是珠三角西部貨運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首條進入廣東自貿試驗區南沙片區和南沙港區的貨運鐵路。正線全長約88公里,貫穿江門、中山、佛山以及廣州四座城市,并可連接國家鐵路網絡。南沙港鐵路預計2021年11月正式通車,屆時南沙海鐵聯運“最后一公里”將全部打通,內陸腹地企業通過南沙港區進出口的物流時效和綜合成本將得到進一步的優化,南沙將成為內陸腹地企業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據點。

本次南沙港口“開放日”活動由廣州港集團主辦,南沙開發區口岸辦、南沙海關、南沙邊檢站、南沙海事處共同協辦,安排了航運物流產業海關扶持政策宣講、海關、邊檢、海事通關便利化創新舉措和廣州港全面優化營商環境業務介紹、港區沙盤講解等活動。來賓們在感受蓬勃發展的港口業務同時,也對南沙港區優質的營商環境、積極向好的口岸便利政策和貨物進港提離的快速通關條件給予了肯定。

非凡之年·騰飛南沙

“十三五”時期,廣州港扮演了追夢奔跑的奮斗者形象,集裝箱吞吐量躍居全球第五。廣州港集團集裝箱吞吐量從2016年度1504萬標準箱至2020年2173萬標準箱,年均增幅7.6%。其中,2020年南沙港區完成集裝箱吞吐量1716.5萬標準箱,平均每年增長超100萬標準箱,外貿集裝箱吞吐量以年均雙位數的速度增長,形成了以南沙港區為龍頭,其他港區為支撐,共同發展的格局。

“十三五”期間,廣州港集團外貿班輪航線每年新增超過10條,歐美航線取得突破,近洋航線穩步增長,新興市場航線優勢進一步加強。廣州港積極對接“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一帶一路”方向航線已突破100條。

2021年是非凡之年,是走向未來的一年,也是十四五開局之年。據廣州港股份生產業務部副部長范健文介紹,今年一季度,廣州港集團外拓市場、內強服務,疫情防控與生產經營并重,生產經營態勢良好。1-3月,廣州港集團完成集裝箱吞吐量526萬標準箱,同比增長18.9%,其中外貿205.2萬標準箱,同比增長9.7%;作為廣州港的主力港區南沙港區一季度集裝箱吞吐量完成402萬標準箱,同比增長14.5%,其中外貿164.3萬標準箱,同比增長11.8%,實現首季開門紅。一季度凈增10條外貿班輪航線,截至4月底,外貿航線總數達131條,其中南沙港區125條。騰飛的南沙必將為廣州港續寫更廣闊的海港未來。

航運創新·便利通關

據了解,南沙口岸辦創新利企,大力扶持航運物流業發展,積極實施航運物流產業扶持政策。先后設立了南沙總部企業獎、落戶獎、經營貢獻獎、航線獎、集裝箱補貼、物流補貼、倉儲補貼、船舶交易獎等多項扶持激勵政策;對新增一條外貿航線最高可獲300萬元;對新引進的船公司,給予最高2000萬元的落戶獎勵;對新引進的航運物流企業,前三年按其對南沙區經濟貢獻的95%,后兩年按50%給予獎勵;對注冊為“廣東南沙”、“中國廣州”的國際船舶,一次性給予每總噸60元的補貼,且上不封頂。

多年來,南沙口岸辦積極助推南沙港口物流基礎設施和集疏運體系不斷完善,推動廣州航運服務能級顯著提升。加速高端航運要素集聚,成功吸引洲際船務集團華南總部等航運服務總部落戶;逐步完善船舶交易、航運保險、融資租賃等功能;大力發展航運產業投資,設立南沙航運產業基金,累計投資廣州國際航運與金融產業集聚區項目約5.74億元;提效節本,打造領先的跨境貿易環境,推動智慧港口APP“一港通”上線運行,實現“AR+AI技術”海運口岸智能通關,將2020年進出口整體通關時間壓縮5成以上;搶抓時機啟動“灣區一港通”系統,實現“兩港如一港”進出口貨物“一次申報”、“一次查驗”、“一次放行”,進出口貨物在內河碼頭辦理通關手續,運抵南沙港即可“7x24小時”全天候快速直裝直卸;推動北滘、勒流、云浮、中山等10個內河碼頭“一港通”覆蓋,為灣區內河碼頭實施全面推廣落地打下堅實基礎。

便利通關 海關有話說

“匯聚奮斗新作為,靚麗答卷展實績。”自廣東自貿試驗區南沙片區掛牌6年以來,廣州海關所屬南沙海關以制度創新為核心,奔著高標準建設國家級新區和自貿試驗區系列目標蹄疾步穩,砥礪前行。

疫情期間,南沙海關用心用情辦實事,及時解決跨境貿易企業棘手難題,實現涉企“零收費”,積極推廣關稅保證保險、匯總征稅等稅收征管新模式,疫情期間,落實臨時延長征稅繳款期限政策;積極發揮南沙綜合保稅區物流集聚分撥作用,推動廣州中歐班列首次以“鐵路—公—水”的跨境聯運方式打通“中亞-廣州-東南亞”物流通道,實現“絲綢之路經濟帶”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無縫對接;落實國家部委有關政策,于去年11月推動廣州南沙綜合保稅區首票啟運港退稅成功運作并于今年3月聯合海口海關共同推動海南自由貿易港試行啟運港退稅政策全國首票報關單落地。

便利通關 邊檢有話說

2020年,南沙邊檢站在廣州邊檢總站的指導下,深入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一手抓口岸安全穩定,一手抓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先后推出多項企業反響良好、群眾大力支持的口岸通關便利措施。積極試點“邊檢行政許可網上辦理”,實現了邊檢行政許可的標準化、電子化、智能化,實現電子出證率100%;實行船舶查驗邊檢“零待時”措施,全面推行網上申報邊檢手續,簡化特定類型碼頭監管措施,船舶到港作業“零待時”率達到99.6%,船舶候檢時間平均節省了約1.5小時。

2021年,南沙邊檢站落實國家移民管理機構12367服務平臺、航行港澳小型船舶出境聯網核放等上級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新舉措。深入開展邊檢“放管服”改革,進一步優化邊檢通關查驗模式,探索推進往來港澳小型船舶網上正檢,研究優化船舶同城移泊手續、簡化錨地船廠船舶檢查手續等改革措施。依托地方高校和地方警務資源,在無人機應用、游艇自由行等領域開展合作創新研究。提升口岸通關效率,優化口岸營商環境,為南沙自貿區構建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做出貢獻。

便利通關,海事有話說

2020年,南沙海事處立足安全,通過推進水上交通安全專項整治三年行動、攻砂行動、水上無線電秩序、船載危險品等專項整治活動,提升安全監管能力、應急處置能力,打造海上高速公路,順利保障34萬多艘次船舶安全有序進出港口,為提升南沙口岸通關便利化夯實基礎。

一年來,南沙海事處累計落地創新措施8項,創新推進“先通關、后查驗”的通關模式,大力推進“海事綜合服務平臺”“海事一網通辦”“海事之眼”和“單一窗口”應用,創新推行南沙自貿區國際登記船舶證書文書“一次通辦”,整合優化內部工作流程,辦結時限較法定時限壓縮70%以上;開展中新船舶電子證書合作先導項目建設應用,實現中新兩國船舶電子證書數據交換、互認和業務應用,有效改善通關效率和口岸執法效能;創新開通“船員就醫專線”,緊急協調救助傷病船員70名;開通重要物資運輸船舶綠色通道,保障了500余艘次液化氣船、3000余艘次油船、400多艘次化學品船安全入港作業;加大海事監管工作機制創新,運用“無人機+海事之眼”監管新模式,對轄區水域開展智能巡航、智能配員核查,減少登輪檢查對船舶營運的影響。

惟粵有港·于穗為強

廣州港起源于秦漢、發展于唐宋、興盛于明清、蓬勃于當代,是中國唯一2000多年長盛繁榮的千年大港,與廣州千年商都相伴相生。

今年4月,廣州港股份成功入選全國5A級綜合服務型物流企業。近年來,廣州港立足打造更具全球競爭力的綜合型港口物流企業,聚焦樞紐建設、能力提升、信息化建設及合作共贏等方面,持續提升高質量發展能力。

惟粵有港,于穗為強。隨著將來南沙港四期工程、南沙國際物流中心、南沙港鐵路等重點工程陸續投產,將助力南沙港綜合服務能力和航運樞紐能級的大幅提升。

本文關鍵詞:一帶一路支點港口動態 標簽:南沙港鐵
聲明: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中國港口網”“www.99mizi.com”的所有文字、圖片等作品,版權均屬中國港口網所有,轉載必究。若轉載使用,須同時注明稿件來源和作者信息,并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0條評論

    頭條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汉沽区| 呼和浩特市| 衡南县| 钟山县| 平果县| 隆昌县| 长沙县| 烟台市| 钟祥市| 环江| 涞水县| 清苑县| 永康市| 建阳市| 长葛市| 开封县| 汝阳县| 高碑店市| 本溪市| 公主岭市| 郸城县| 紫金县| 北辰区| 都匀市| 吉首市| 台安县| 友谊县| 铁岭县| 霸州市| 乌兰县| 邻水| 乐昌市| 新化县| 饶阳县| 上思县| 新沂市| 怀柔区| 合川市| 随州市| 满洲里市| 和林格尔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