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首個傳統集裝箱碼頭全智能化改造項目取得新進展,海潤碼頭智能輪胎式龍門吊投入生產作業。
經改造后的龍門吊除了從卡車上抓、放箱時需人工監控調整外,其余均由智能系統自動完成。
▲海潤碼頭智能化龍門吊正在作業中
在海潤碼頭遠控中心龍門吊遠程操控臺前,生產系統發送一條進箱作業指令后,堆場中的一臺龍門吊開始自動運行、準確到達集裝箱卡車上方。此時,龍門吊司機看著電腦屏幕,微調操作手柄,完成精準對位;隨后,這個長12米、寬高都超過2.3米的40尺集裝箱,被龍門吊穩穩抓起,再自動堆放到指定位置……
“比之前真的是輕松太多了,就是抓、放箱時介入一下,其他動作,比如龍門吊的大車行走,起重小車、起升機構運行,都是系統控制下自行完成。”司機林振說。
最關鍵的是,原來要他坐在離地面18米的駕駛室里低頭彎腰操作,如今坐在辦公室的遠程操控臺前、對著電腦屏幕,就可以遠程操作,未來隨著改造鋪開,他一人可操作4臺以上的龍門吊,作業效率將成倍提升。
▲龍門吊司機遠程作業中
作為堆場內的重要生產設備,龍門吊可謂龐然大物,其高25米、寬13米,使其在集裝箱密集堆疊的堆場內自動運行,是一大考驗,同時技術人員還要面對“四繩、兩驅”輪胎式龍門吊的吊具精準定位等業內公認難題。
廈門集裝箱碼頭集團項目團隊歷經數月努力,圍繞技術、安全、操作流程等細節多方探討,對龍門吊作業的每一個動作進行深度剖析、精準施策,成功啃下“硬骨頭”,實現智能龍門吊在堆場內全自動放箱,堆疊精度和效率完全不輸人工操作。
▲智能化龍門吊投入生產前多次研討
今年年底,隨著智能生產系統上線,岸橋、龍門吊智能化改造完成,5G無線通信等悉數投用,海潤碼頭將實現全作業流程智能化,達到“提質增效、綠色創新”的預期目標。
未來,廈門港務控股集團將不斷加快推進傳統集裝箱碼頭全智能化轉型升級,為打造世界一流港口、提升營商環境、推動廈門國際航運中心和國際集裝箱樞紐港建設提供有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