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首批30個裝載高粱的鐵路集裝箱,在漳州開發區招銀港區完成“散改集”后,通過水路駁運至海滄港區并平移至廈門多式聯運港站裝上火車,全程無縫對接實現海鐵聯運運作,發往省內建陽站,此舉也標志著廈門港廈漳港區“水轉鐵”海鐵聯運服務正式開通。
近年來,漳州招商局碼頭充分發揮兼具散集綜合作業能力的核心優勢,著力推進糧食等貨種“散改集”和海鐵聯運至閩北和贛南地區的項目。此次海鐵聯運服務的正式開通,為爭取后續業務空間打下基礎,進一步加深與省港集團、廈門港務集團的主動融合與深度合作。在此業務基礎上,可最大程度爭取內外貿散船業務到廈門港運作,建立長期穩定的“散改集”“公轉水”“海鐵聯運”至贛南地區項目運輸通道,形成廈門港散貨、集裝箱、海鐵聯運業務量共同提升。
此次“水轉鐵”服務渠道的開通,將逐漸改變招銀港區大宗散貨傳統運作模式,通過港區間“水轉鐵”操作,至少可減少20公里以上的單車公路運輸里程和運輸排放,也將有效緩解道路交通壓力,進一步提高廈門港口綜合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暢通腹地物流通道,助力廈門港口型國家物流樞紐和綠色港口的建設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