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是國際交通與貿易的重要樞紐,也是連接全球經濟貿易的核心。港口在經濟貿易中占著非常重要的地位,依托港口運轉的全球海運貿易約占全球貿易運輸總量的 80%。
日前,全球前 20 大港口貨物吞吐量排名出爐。中國港口占據了其中個的 15 個席位。值得一提的是,寧波舟山港再次成為了世界最繁忙港口,其 2020 年的貨物吞吐量超過 11.7 億噸,連續十二年位居世界第一。
在交通強國和探索建設自由貿易港的背景下,中國港口在貨物吞吐量上取得了 " 霸榜 " 的可喜成績的同時,我國正在實現從港口大國向港口強國的躍升。
在當前階段,我國港口正在步入從規模速度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的關鍵時期,中國港口正以高質量發展的態勢積極應變、以為海洋強國戰略服務、為海洋經濟賦能。
智慧港口,勇立潮頭
建設智慧、安全、高效的現代大型港口,已成為服務國家重大戰略的現實需要,也是建設世界一流港口的重要支撐。這也是全國各大港口企業競相追逐的目標。
上海港玩轉區塊鏈港航生態圈
作為我國首個實現口岸集裝箱業務全程無紙化的港口,秉持著 " 讓群眾少跑腿、讓數據多跑路 " 的服務理念,上港集團一直大力推進數字化平臺建設。
2020 年 9 月 25 日,上港集團與螞蟻集團在外灘大會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打造基于區塊鏈的港航生態圈,提升港口生態協作效率和數字金融服務,進一步推動數字化的智慧港口建設。
雙方將圍繞區塊鏈平臺技術應用開展深入合作,依托雙方在各自領域的優勢資源,共同研究和推動區塊鏈技術在港航生態圈的應用推廣與場景創新,并站在新的更高起點,共同推動港航物流、智慧港口等領域的數字化轉型和創新發展,進一步賦能港航產業轉型升級,更快更好實現港航生態圈服務能級的有效提升。
該項目可視為全球智慧港口基于區塊鏈的數字化升級的里程碑和新范式。
天津港打造智慧港口的天津樣板
天津港集團將 " 智慧港口 " 建設作為港口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加強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與港口各領域深度融合。
天津港新建北疆港區 C 段智能化集裝箱碼頭,打造全新一代無人自動化集裝箱碼頭,建立技術先進的網絡體系和全面感知的物聯網體系,配套智能調度、智慧安防、數字孿生、能源管控等智能項目,加速研發自主可控的自動化系統,全力攻關智慧港口建設世界性難題。
聚焦基礎建設,天津港在全部集裝箱碼頭實現 5G 網絡深度覆蓋,5G 通訊技術在碼頭大型設備遠程操控、無人駕駛集卡通信等方面實現應用;建成行業領先的口岸級云數據中心,全面支撐關鍵信息基礎設施穩定運行與大數據集成應用;建成行業先進的大數據管理平臺,加強對口岸貿易物流信息的采集、挖掘、分析與利用。
作為京津冀及 " 三北 " 地區的海上門戶、雄安新區主要出海口,天津港將 " 智慧港口 " 建設作為港口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加快建設世界一流港口,在智慧、綠色發展上聚焦發力。
傳統媽灣港成智能化升級典范
媽灣智慧港作為中國首個由傳統散雜貨碼頭升級改造而成的自動化碼頭,兼備智慧科技、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是招商港口智能化碼頭建設的頭號工程。
該工程集成招商芯、招商 ePort、人工智能、5G 應用、北斗系統、自動化、智慧口岸、區塊鏈、綠色低碳共九大智慧元素,致力于打造招商局全球港口運營中心。
通過 5G 應用,實現高速率、高帶寬、低延遲,保障港口設備的高效安全運行;通過北斗系統,實現了港口設備設施高精準定位;通過打造智慧口岸,集成先進技術,實現無紙、無人、無感的智慧口岸服務;通過區塊鏈,讓港口服務更高效、更便捷、更低成本;通過綠色低碳系統,全方位環境保護實現港口綠色發展;通過招商 ePort,集成線上線下,構建物流生態圈,為客戶提供全流程的智慧服務;通過集成自動化技術,實現港口全場景生產自動化。
升級改造后的媽灣港不僅是一個智慧港口,也是一個新老港口疊加的試驗場,更是一個智慧港口技術、模式的孵化器。
深藍逐夢,向海圖強
海洋蘊藏著人類可持續發展的寶貴財富,是高質量發展的戰略要地。我國擁有約 300 萬平方公里海域,大陸海岸線長達 18000 多公里,以及大量豐富而未知的海洋資源。這片廣袤的 " 藍色領土 ",奠定了我國作為海洋大國的地位。
某種意義而言,港口就是發展海洋經濟的強大引擎,港口不僅是區域經濟的晴雨表,更是高質量發展的加速器,在 21 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的征程當中,極具有國際影響力的 " 港口經濟 " 生態圈將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這不僅僅是某一港口城市的發展戰略,更是中國所有港口城市的發展戰略和使命擔當。
從世界港口發展的歷史看,港口的發展是跟經濟和社會一起互動發展的,港口發展是港口與經濟、港口與城市互動發展的過程,內涵和外延也在不斷擴展。" 港口經濟圈 " 是立足于港口,不斷發展的產物,服務港口經濟圈也應成為中國港口發展的新目標。
因而,港口的智慧化、綠色化、國際化建設將是實現交通強國和港口強國戰略的切入點,也更是助力海洋命運共同體構建的重要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