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夜漫漫,大海行船。隨著洋流涌動,一路漂流,來到這個擁有160年歷史的煙臺港
叮咚~這里有一封來自煙臺港的驚喜答卷,請查收!
創新突破 業績為王
截至2021年3月31日,煙臺港完成貨物吞吐量9014萬噸,同比增長12.7%;集裝箱完成86.18萬標箱,同比增長8.46%;首季完成外貿商品車運量2.9萬輛,同比增長170%;一季度累計完成鋁礬土進口1346萬噸,同比增長7.88%;件雜貨出口24.4萬噸,同比增長77%;
3月19日,煙臺港僅用21小時完成“晨櫻”輪4688輛商品車裝船作業,再創單船作業量新高。
“勝利希望”輪一次性裝載對非出口物資2.8萬計費噸,創單船發運量歷史新高。
在“新揚州”輪作業中,創101.45箱/小時船舶作業效率新高。
打造“智高點” 開創智慧 “煙臺港”新模式
1、原油碼頭“管道智腦系統”
“管道智腦系統”是以西港區油品儲運體系為試點,服務港口油品全鏈條生產決策的輔助智能系統,在國內率先實現了原油儲運全息智能排產。
自動生成多用戶多疏運方式下的調度方案,對管道生產工藝和重點設備健康狀態進行動態跟蹤檢測、趨勢分析判斷,實現預防性維護,確保全系統持續穩定運行。
受益于“智腦系統”輔助,煙臺港干線管輸單日輸量已突破60484立方米,超出平均輸量10%,原油吞吐量突破千萬大關,原油混兌業務完成202.7萬噸,坐實了中國北方最大的原油混兌基地港地位。
自今年1月8日上線以來,管道“智腦系統”已完成全系模型搭建,采集560公里長輸管線、3個碼頭、 360萬方儲罐的生產作業信息,統籌天氣、生產、商務等多維度信息,能夠實時計算分析,隨時輸出最佳生產服務策略,可服務于12家地煉廠。
2、攻克鐵礦石混配難關
煙臺港礦石公司高精度全自動混配系統成功實現了四種物料的精確混配,打破了對兩種不同純度礦石進行混配的傳統界限,成為全國唯一的以專業化流程線方式。
開展四種物料的精確混配可以根據用戶需要生產出不同鐵、硅含量的混配礦產品,滿足鋼廠個性化定制式混配業務需求。
圖 六臺卸船機全部完成自動化改造
煙臺港礦石公司配備“超強”設施,設有12塊、60萬平方米的專業化堆場,可堆存貨物720萬噸;
圖 60萬平米專業化堆場
圖 煙臺港西港區流程作業線
擁有流程設備配備6臺卸船機、6臺堆取料機、3臺取料機、1臺裝船機、2臺裝車機、36條皮帶機。
晝夜混配效率最高可達9萬噸,年混配能力3000萬噸。
圖 自動混配系統各模塊
圖 混配業務遠程操作系統
截至目前,煙臺港已完成混配作業2000多萬噸,高精度的混配質量處于國際領先水平。
3、綠色低碳 “智慧綠港”新方案
全國首次在干散貨作業流程中引入卸船機化學抑塵系統。
通過在卸船機漏斗及落料點增設抑塵裝置,根據抓斗位置和瞬時流量等信號,完成系統自動啟動、特制抑塵劑自動配比等作業流程,可實現接卸源頭、運輸流程、堆存過程全流程的有效抑塵。
卸船機環保水平明顯上升,抑塵效果顯著,粉塵較大貨物作業成本明顯降低,提高作業效率。
西港區成為國內首個將化學抑塵系統應用于專業化干散貨卸船流程的港區,“生態藍港”“智慧綠港”建設不斷升級,為建設國際領先、世界一流的“智慧綠港”貢獻了新方案。
筑夢創新,砥礪前行。港通四海,陸聯八方。未來的煙臺港將繼續以創新驅動發展,以實績夯實生產,助力山東港口加快建設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