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5時,伴著初升的朝陽,連云港港贛榆港區4號至6號散貨泊位工程港池疏浚及碼頭水工結構施工項目部4千噸級沉箱隨著半潛駁緩緩離港,前往贛榆港區4號至6號散貨泊位區域。歷經拖運、下潛、浮運、定位等工序,歷時12個小時,于17時在指定區域安全平穩入海存放。
本次上駁的沉箱為公司自主預制,長19.85米、寬18.9米、高24.8米,是江蘇省內最大結構沉箱。所采用的氣囊轉運工藝是公司首次獨立開展,在集團也屬首例。為響應“落實安全責任,推動安全發展”號召,保證沉箱安全順利上駁,項目部組織召開三輪專家咨詢會和安全核查會,重點對大型沉箱氣囊移運、浮運拖航穩定性進行論證,并反復進行桌面推演,細化施工方案、明確人員分工,將施工工序詳細分解為頂升、橫移、縱移、上駁、拖運、下潛、出駁、浮運、安放九項,詳細計算各工序時效,合理安排時間,加強水文氣象觀測,預設可能的突發狀況并做好應急預案。此次沉箱的順利上駁和出運填補了公司此項技術空白,為項目部后續施工積累大量實地經驗。
目前,贛榆港區4號至6號散貨泊位工程港池疏浚及碼頭水工結構施工項目部已完成沉箱預制15座,隨著首座沉箱成功入海存放,標志著工程建設進入快車道,項目部將在保障運輸的同時加快后續32座沉箱預制工作,為推動贛榆港區的高質發展貢獻筑港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