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漫征程,幾多風雨。中國共產黨走過了艱苦卓絕、百折不撓、不斷超越的100年,在建黨100周年到來之際,各項目工地上熱火朝天,民生福祉持續改善。
攻堅在哪里,黨員就沖向哪里
白鶴亮翅,正式投產發電!
今天白鶴灘水電站首批機組正式投產發電,標志著我國大型水電工程建設完成從“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的歷史性跨越。
奮戰在白鶴灘的廣大黨員干部牢記“大國重器要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的囑托,將黨史學習轉化為辦實事、開新局的強勁動力,開足馬力履約創效,精準服務項目履約,將“紅色基因”在白鶴灘轉化為“紅色引擎”助推工程建設。
深化“黨建+”模式,科技牽引工程。黨員技術代表廣泛開展調研,成功開發出新型液壓自行式巖錨梁澆筑鋼模臺車及其施工工藝,“新污分流、送排結合、變頻節能”綜合治理方案。
電站右岸地下廠房內燈火通明,建設者云集于此。他們揮灑熱血、勇攀高峰,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譜寫了一曲建設者的贊歌
項目部依托“黨員示范崗、技術攻關組、勞模工作室”等載體,發揮黨建引領作用,持續推進各施工面進度。
困難在哪里,黨旗就飄揚在哪里
聽心聲,辦實事,解決社區生活困難,這些地方由黨員帶頭以群眾的實際需求為建設指南,打造出宜居宜的生活社區。
今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也是上海浦東臨港新片區建設高峰之年,數以萬計的建設者涌入臨港、建設臨港。如何以建設者實際生活需求為靶向,讓建設者生活的更加舒適,更有歸屬感?
臨港新片區建設者小鎮105社區
營造宜居環境,讓建設者更舒心。占地4.8萬平方米的小鎮,最高峰可容納5000+工友們“拎包入住”。
建設者們工作強度大,更需要零距離服務。通過將成熟社區的功能配套設施搬進小鎮,切實解決他們的生活困難,讓他們在這里擁有歸屬感、認同感。
而在浦東的另一邊,高橋新城金色港灣老年公寓,弱電智能化改造項目日前順利完工。
技術服務民生,智慧養老消除安全隱患。該項目由中交三航局港灣院設計施工,涉及民用建筑的網絡、視頻、監控、報警、巡更、廣播等多個系統的設計施工。
“老人的安全和正常休息放在第一位”。考慮到養老院施工的特殊性,施工現場一直有人進行協調,每當遇到失智老人靠近,他們就會馬上停工,將老人攙扶至安全區域才繼續施工。
做有溫度的服務,把智慧隱藏生活中。項目團隊還開發了專為老人設計的智能手表,既解決了老人的安全問題,又能監測老人心率、血壓等健康數據。
▲智能手表定位及路徑軌跡
政之所興在順民心
建筑業的改革發展與國運民祉同頻共振,是中國共產黨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重要載體。
無論是保障“西電東送”的大工程,還是改善百姓生活的小細節,“檢驗我們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終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實惠”。
“十四五”的宏偉藍圖已經展開,有永遠年輕的黨的引領,有不懼變革砥礪創新的勇氣活力,有5000余萬建筑人的不懈奮進。
未來建筑業高質量發展之路將越走越寬廣,我國由“建筑大國”向“建筑強國”跨越的步伐也必將更加堅定有力。
內容來源:綜合整理各家央企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