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海之濱,膠州灣畔,集裝箱來到山東港口青島港全自動化集裝箱碼頭,偌大的碼頭和堆場生產作業行云流水,卻無一名工人在現場。
藍色自動化橋吊矗立碼頭,從來自全球的巨輪上高效有序地裝卸著集裝箱,高速軌道吊在堆場上往來穿梭,自動導引車流轉自如,重達數十噸的集裝箱被輕巧抓起、精準堆碼被集裝箱貨車運往全國各地。
這個港口到底有多強?
亞洲首個全自動化集裝箱碼頭
平均單機效率達到36.2自然箱/每小時,最高達到47.6自然箱/小時,全面超越人工碼頭,作業效率比國外同類自動化碼頭高50%以上。
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自動化碼頭之一
從規劃設計到建成運營,全部由山東港口青島港通過自主開發完成,開創了“低成本、短周期、高效率、全智能、更安全、零排放”的高質量發展“青島模式”,在全球自動化碼頭領域制高點上樹起了“中國方案”、“中國效率”的旗幟。
聽說,這里有一支“連鋼創新團隊”
15個月,完成國外至少需要3年的設計周期;3年半,完成國外常規需8年到10年的建設周期;1臺橋吊,干出國外自動化碼頭2臺橋吊的作業量;9個遠程監控員,替代傳統碼頭現場60個人的工作……
這是山東港口青島港自動化碼頭“連鋼創新團隊”創造出的“中國等式”。
從被國外技術封鎖四處碰壁,到組建本土團隊自主創新,從被外國專家質疑中國人能否建成自動化碼頭,到世界上建設周期最快、運行效率最高、作業增量最快的自動化碼頭橫空出世,這個團隊引領中國港口跨入集裝箱裝卸智能新時代。
2020年12月17日,在“德翔普南”輪作業中,山東青島港“連鋼創新團隊”創出吊單機作業效率47.6自然箱/小時的最新世界紀錄,這是迄今為止全球唯一作業效率超過人工碼頭的全自動化集裝箱碼頭,而這已經是團隊第6次刷新世界紀錄。
支撐團隊不斷打破世界紀錄的“底氣”,來自強大的科技創新能力。
智能發力 這碼頭總有驚人的新“魔術”
十項“全球首創”、“五大突破”
青島港全自動化碼頭有“十大創新”和“五大突破”,其中比較重要的是:
全球首創自動導引車循環充電技術及系統,研發了小容量、長壽命、高功率的自動導引車動力系統和循環充電模式,電池系統重量從13噸減為2噸,壽命從2年延長為10年,是目前全球重量最輕、唯一續航時間無限制的自動導引車;
全球首創港口大型機械“一鍵錨定”自動防風技術及系統,研發了精準定位自動錨定裝置和自動控制程序,實現了所有大型機械可在2分鐘內自動錨定,破解了港口大型機械防瞬間大風的世界性難題;
全球首創機器人自動拆裝集裝箱旋鎖技術及系統,運用視覺識別和AI技術,實現鎖墊、鎖孔精準識別與探測,研發了拆裝鎖專用屬具及相應控制程序,實現了機器人自動拆裝扭鎖;
全球首創氫動力軌道吊技術及系統,首次將氫動力引入港口大型機械,每作業一個標準箱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3.5公斤,減少二氧化硫排放約0.11公斤,按照碼頭年300萬標準箱吞吐量計算,年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2.1萬噸,減少二氧化硫排放約640噸……
“智造”升級 打造高質量發展新引擎
借助一體化以來山東港口握指成拳的資源整合優勢,僅2020年,青島港新增外貿航線14條,其中直達東南亞、中東、歐洲的“一帶一路”海上航線7條,全面擴大了其“一帶一路”市場布局
同時,打造以青島港為軸線、輻射全國的海鐵聯運網絡,開通海鐵聯運班列的城市突破30個,海鐵聯運箱量達到165萬TEU,繼續保持全國沿海港口首位。
2020年年度業績報告顯示,青島港貨物吞吐量和集裝箱吞吐量均位居全國沿海港口第五位,外貿吞吐量位居全國沿海港口第二位。
經濟不斷發展轉型升級,青島港將持續加大智慧綠色港口建設主動求變、積極走多元化發展之路。
推動傳統碼頭向自動化、智能化升級改造,推廣線上化業務,加快打造東北亞國際航運樞紐中心。
資料整理來自:人民網、新華網、青島新聞網等
圖片來源:閃電新聞、人民網、青島西海岸發布、山東港口、青島電視臺今日、齊魯網、青島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