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廣州港持續對標世界一流港口,通過提升基礎配套、優化營商環境、拓展業務板塊等方式,推動港航經濟高質量發展,打造廣州港全面開放新格局。
7月11日,《2021新華·波羅的海國際航運中心發展指數報告》在上海發布。廣州港今年保持第13位,被譽為“進步之星”。《報告》指出,作為中國國家級中心城市,廣州國際航運中心建設也取得了優異的成績,排名已經從最初的第25位躍升至今年的第13位,并且正在加速從貨運型航運中心向服務型航運中心轉型升級階段。在強有力的貨運能力的基礎上,廣州市政府出臺一系列政策支持航運服務業發展,航運服務業種類逐步齊全,航運總部企業不斷聚集,海事法律服務機構不斷完善,航運要素已基本齊備,取得較大進展。廣州航運服務綜合能力迅速提升,航運服務排名已提升至第13名,各項評分短板得到彌補,成為了綜合評分與排名提升的重要支撐動力。
眾所周知全球五分之四的貨物貿易是通過海運實現的。在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球的形勢下,港口在全球經濟中的關鍵作用和對全球物流系統的重要節點作用更加突顯。今年5月,世界銀行和全球領先信息服務公司埃信華邁(IHS Markit)發布全球集裝箱港口績效指數(CPPI)排名,廣州港從全球351個港口中脫穎而出,集裝箱港口績效指數位列第六,同時也是全球集裝箱吞吐量排名前五位港口中的第一位。優質高效的效率擦亮了廣州港國際集裝箱服務品牌,為廣州港贏得了業界口碑,吸引了眾多船公司增開航線,2021年以來,廣州港新開通14條外貿航線,截至目前廣州港已開辟集裝箱班輪航線179條,其中外貿航線134條,南沙港區已開辟160條班輪航線,成為聯通非洲、地中海和亞洲地區的重要樞紐港。
什么是“新華·波羅的海國際航運中心發展指數”?
“新華·波羅的海國際航運中心發展指數”由新華社中國經濟信息社聯合波羅的海交易所編制,自2014年首次向全球推出以來,至今已連續第8年發布,國際影響力不斷提升。該指數從港口條件、航運服務和綜合環境三個維度對全球43個樣本城市的階段性綜合實力予以評估。
根據新華·波羅的海國際航運中心發展指數指標選取原則,指數確立了以客觀評價指標體系為主的構建方式,所有指標均來自于權威機構發布,可以由公開渠道獲取的原始數據,或通過系統且科學的方法合成計算,并有專業組織維護并定期更新的數據源。
什么是CPPI?
2020年全球集裝箱港口績效指數(CPPI)是由世界銀行交通全球實踐局和IHS Markit的海事和貿易司共同開發的全球集裝箱港口績效指數,為全球經濟中的主要利益相關者(包括國家和地區)提供參考,是可比較的全球集裝箱港口績效指數。作為全球范圍內首次由非航運業界發布的全球集裝箱港口績效指數,CPPI具有較強的客觀性,跳出港口看港口,為世界航運界的發展提供了較為中肯的評價。
CPPI將全球約80%集裝箱船隊運營商的月度港口掛靠數據與IHS Markit海事數據資源相結合,基于單次在港口的停靠時長,通過10種集裝箱運量和5種船舶規模組對全球港口進行分析、評分,客觀、精準地評估和標準化每次停靠的不同船舶規模和集裝箱運量,使全球各地的效率排名具有可比性。CPPI可以優化港口運營以減少延誤、節約成本和減少碳排放,通過宏觀數據為各大港口提出改進建議,為港口、碼頭資產的使用和投資不斷優化市場營銷和提升分析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