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福建廈門港口管理局聯合廈門市發展改革委、廈門市交通運輸局及漳州市交通運輸局等11家單位印發《廈門港建設世界一流港口工作方案》(簡稱《方案》),從綜合服務能力、開放融合發展等6個方面提出了21項具體任務。
根據《方案》,到2025年,廈門港國際集裝箱干線樞紐港地位鞏固,集裝箱吞吐量達到1400萬標箱;到2035年,建成國際航運中心,廈門港建成世界一流港口,集裝箱吞吐量達到2000萬標箱;到2050年,廈門港發展水平位居世界前列。
廈門港將深入推進運輸結構調整,大力發展鐵水聯運、水水中轉等運輸方式,到2025年,主要港區鐵路進港率達到60%以上。積極推進碼頭岸電設施改造和船舶受電設施配備,到2025年,集裝箱、客滾、郵輪、3000噸級以上客運和5萬噸級以上干散貨專業化泊位中具備岸電供應能力的泊位占比不低于70%。依托港口優勢,建成臨港產業基地,推動產城聯動發展,大力發展海洋旅游航線、廈門和漳州特色海上旅游項目。
廈門港將加大自主創新和模式創新力度,推進碼頭岸橋、龍門吊遠程智能操控研究和改造,依托海潤集裝箱碼頭全智能化改造工程,打造我國港口改造升級的“廈門港”模式,推動港區內部集卡和特殊場景集疏運通道集卡自動駕駛示范,打造新型高效港口;推動建立一站式、一網通等信息服務平臺,加快實現全港物流單證全程電子化、標準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