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下午3時,舟山中化興中公司岙山五號泊位,大型油輪“航海家”號正緩靠近港口。駕駛臺甲板上,引航員沈建華手持引航作業終端,根據5G+MEC邊緣網絡實時傳輸上來的離岸距離、靠泊速度等數據,進行精準靠泊引航操作。半小時后,“航海家”安全貼靠碼頭。這項5G+智慧引航應用為提升舟山港口業務能力提供有力支撐。
隨著寧波舟山港不斷發展,舟山港域港口貨物吞吐量持續增長。據統計,舟山港域目前擁有超過200個船廠和碼頭泊位,年引航超10000艘次。如何在復雜多變的海上環境中保證船舶的靠泊安全,是擺在每一個船廠和碼頭面前的重要問題。
“超大型船舶慣性大,一個操作口令的失誤或延時,往往需要十多分鐘的其他輔助手段來進行彌補。”舟山引航站調度科科長謝廣偉介紹,舟山港域每日進出核心港區的超大型船舶數量多,潮流復雜湍急,有些碼頭一天只有半小時的靠泊時間窗口,一旦錯過就會耽誤一天的船期。
在傳統的碼頭靠離泊作業中,碼頭上有顯示船舶移動速度以及與碼頭距離的激光靠泊系統。但由于駕引人員在船舶駕駛室內無法看到碼頭大屏幕,不能實時了解碼頭前沿的流速流向風速等實測數據,需要走出駕駛室查看大屏,通過高頻喊話對船舶下達指令。
基于此,舟山引航站為每位引航員配備專業的電子導航系統,一定程度上能夠提供船舶安全航行及靠離泊所需要數據。但該設備依賴4G網絡、AIS信號和GPS定位,在開闊海域缺乏基站的情況下,存在一定的延時性和信號不穩定性,給超大型船舶引航帶來了相對的安全隱患,一旦發生突發狀況,船舶無法做出及時準確的應對措施。
隨著港口吞吐量的上漲和船舶超大型化的發展,傳統的引航方式已不能滿足需要。如何通過數字化技術升級港口的智能化管理水平,給引航操作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撐?
為此,舟山引航站、浙江移動舟山分公司與中化興中石油轉運(舟山)有限公司簽訂三方戰略合作協議,摸索如何將引航業務與5G應用緊密聯系在一起,使得引航工作更加高效安全。
“與4G網絡秒級的延時相比,5G網絡平均20毫秒的低延時性為智慧靠離泊的實際應用帶來巨大的提升。”舟山移動技術人員介紹,根據引航站實際情況,他們建設了以大型船舶智慧靠離泊為切入點的5G+MEC智慧引航項目,利用5G+MEC系統,海洋環境數據、碼頭靠泊數據和碼頭海域的能見度、風速風向、流速流向等數據無需通過中央處理器,可以直接邊緣計算處理,第一時間用5G網絡發送至終端,避免因船舶運動數據延遲而引起誤判及誤操作,輔助船舶安全靠離泊。與此同時,還能夠減少碼頭人力及拖輪配備,改變原有船舶靠離泊作業方式,高效解決海上最后500米精準引航問題。
(圖片來源:浙江新聞、浙江海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