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記者從有關部門獲悉,今年1至7月,贛州國際陸港貨物吞吐量超過11萬標箱,同比增長超過15%。這份亮眼成績單,離不開贛州國際陸港與深圳鹽田港創新推出的贛深組合港。
對標大灣區規劃、政策、營商環境,贛州出臺全面對接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優化提升營商環境等專項行動方案,努力實現與大灣區規劃無縫銜接、政策同頻共振、規則全面接軌;與深圳啟動共建深(圳)贛(州)港產城特別合作區,積極探索“特區+老區”合作發展新模式;成功開行深贛歐班列,開通運營贛深組合港,創新構建“跨省、跨關區、跨陸海港”的通關新模式;加強全產業鏈對接,建設配套大灣區先進裝備制造、電子信息等產業集群的重要基地和延伸帶。目前,該市試行“全產業鏈放權”改革,與廣州、深圳等地簽訂政務服務跨省通辦合作協議。
據了解,在贛深組合港開通運營之前,貨物從贛州國際陸港到深圳鹽田港,需要兩地海關分別進行查驗,增加了企業的成本。為破解這一難題,贛州市創新理念,積極推動海關跨區域合作,贛深組合港應運而生。在該模式下,出口貨物運抵贛州國際陸港等同運抵鹽田港,經贛州海關放行后可以直接在鹽田港裝船出口;進口貨物運抵鹽田港等同運抵贛州國際陸港,經大鵬海關放行后可以直接在贛州國際陸港提離。依托組合港,江西出口企業資金成本將節約30%,時間成本節約40%,并有效提高碼頭場地和集裝箱周轉效率。
贛深組合港創新推行海關監管模式改革,采取“一次申報、一次查驗、一次放行”的通關模式,于4月7日正式開通運營,真正實現了內陸、沿海港口通關一體化,使贛州國際陸港真正具備了海港功能,對打造通關效率最高、服務功能最優的內陸出海通道具有重大戰略意義。據悉,贛深組合港運營以來,共出口貨物508標箱。(記者梁健 通訊員劉家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