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集裝箱拼箱業務已成為國際物流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為國際貿易小票客戶提供了更加優化的物流路徑選擇。為此,近年來有不少港口開展了國際集拼相關業務。
近日,連云港港創新開啟了國際集裝箱集拼出口業務“先報后裝”模式。數十票電子產品、汽車配件、服裝等貨物在海關監管平臺完成報關手續后裝箱,從連云港港口啟運,搭載中韓輪渡客滾航線發至韓國平澤。
連云港港介紹,在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大背景下,國際海運價格高企,其業務量也持續增長,因此,海運業對國際集拼業務的需求更加迫切。
創新模式 三大亮點
集裝箱集拼業務一直是港區出口貨運的重要模式之一,通過創新優化后,減少手續,縮短處理時間,增加便利性。
受貨物數量少、運輸成本高因素限制,小票貨物成為了集裝箱集拼業務的首選項。以往,來自連云港港腹地市場的電子產品、汽車配件、電池原料、鑄鐵件、服裝等小票集拼貨物一般會采取“先裝箱后報關”流程,手續較為復雜。
據介紹,在“先裝后報”集裝箱集拼流程中,需要無船承運人在港外普通倉庫收納拼箱貨物—倉庫裝箱—根據船舶計劃進港—運抵報關—放行裝船。其中,若拼箱貨物需查驗,則整個集裝箱移送到“海關監管區”后,經查驗通過放行;若查驗不能放行,則取出影響貨物,其余貨物退關重報或者落裝改配。
采用創新模式后,“先報后裝”即可根據船舶計劃進港,無船承運人港內海關監管倉庫收納拼箱貨物,報關查驗,隨后在倉庫放行裝箱、裝船。
據悉,參與該主體業務需要滿足一定基本條件,其中,簽訂承諾書的無船承運人,應向海關承諾守法經營,簽訂承諾書,并向海關備案,具備艙單發送權限。此外,簽訂承諾書的拼箱場站(連云港新東方國際貨柜碼頭—海關監管作業場所內的指定裝箱倉庫)應向海關承諾守法經營,簽訂承諾書,并應與無船承運人簽訂合作協議,不得違規配貨,例如危險品。
拼箱場站應劃分空箱區、已裝箱區、進倉理貨區、堆存區、查驗區、暫扣區,堆存區、查驗區及暫扣區內區分庫位、托盤;應具備信息化倉管系統;必須視頻監控無死角全覆蓋,張貼海關監控標識,并在電子場圖上標注攝像頭角度、位置。同時,理貨公司必須安排可靠、盡責人員參與管理。理貨公司負責清點貨物、張貼標識和監督裝箱,場站負責裝卸操作,兩者分別記錄操作情況。
連云港港有關負責人表示,該創新模式主要有三大亮點:
一是選擇海關監管倉為操作平臺,即拼箱場站。創新模式應用前,無船承運人選擇普通倉庫收納拼箱貨物,貨物裝箱運至港內,如海關查驗需要再移送至港內“海關監管區”。
創新后,海關直接選擇港區內海關監管倉為“集拼”操作平臺,強化了海關對“集拼”貨物的監管。“集拼”貨物在裝箱前報關,如遇貨物被查驗,可免去移箱、拆箱、查驗等環節,極大提高查驗效率。
此外,還可以為無船承運人提供港內提還箱便捷服務,大大提升了出運時效。
二是報關環節前置。創新前,報關必須在拼箱貨物裝箱后再報關。如原先模式多票拼箱其中一票布控查驗,可能面臨耽誤船期,導致延期至下班船期。創新后,報關環節前置,貨物運抵海關監管倉內就可以集中報關,全部放行后再裝箱,確保了正常船期貨物100%按期發運。如查驗其中一票未放行的貨物,則為無船承運人提供有效的拼箱適箱貨源的補貨時間。以因查驗耽誤船期為例,創新后就可以為客戶節約一個班期,避免客戶貨物甩貨等帶來的經濟損失。
三是多維度強化風險管控。為進一步加強海關監管安全可控,經營主體“無船承運人”需向海關備案、具備艙單發送權限等資質,“拼箱場站”應為海關監管場所、具備滿足監管要求的倉管系統、監控系統及相應功能分區等條件,“理貨公司”應具備可靠的行業資質等。拼箱場站貨物管理建立更加規范的標準。
實際上,在該項業務啟動前,連云港港做了不少工作,也遇到過問題。
業務啟動前期,連云港港聯合連云港海關研究國內其他港口拼箱業務開展情況及相關業務的操作流程和業務規范,不斷完善監管場所軟硬件配備。在確保安全可控條件下,積極探索優化流程和服務,實現了“先報后裝”的集裝箱拼箱業務創新模式下的首單運行。
不過,在實現海關的提前監管,實現無車承運人、港口、理貨責權一致,角色協同,以及實現信息化技術及監管基礎設施支撐等方面,仍需進一步解決。
連云港港表示,經研究,可以通過從風險管控角度,加強各參與主體單位業務基本條件設置,同時通過細化、優化具體操作業務流程,解決上述問題。
新模式利好上下游
通過“先報后裝”新模式,連云港港成功聯通上下游供應鏈,提升國際集裝箱混拼業務效率能級。
據悉,“先報后裝”模式的開啟,能夠為客戶提供更加優質服務,同時,也幫助連云港港做優聯運通道,做大做強集裝箱運輸業務,使得港口以更加主動的姿態融入國內國際雙循環,加快“一帶一路”戰略支點建設,打造輻射帶動能力強的國際樞紐海港。
具體而言,對客戶來說,連云港港開啟出口貨物“先報后裝”集裝箱混拼模式后,解決了拼箱貨物因海關查驗或查驗不能放行造成整個集裝箱被甩貨、原配集裝箱耽誤船期、虧箱嚴重、客戶體驗差等問題。此模式極大提升了通關時效,降低了企業貿易成本與風險。
國際集裝箱拼箱業務的客戶群體出口規模較小、分布廣泛,主要為國際貿易小票客戶,這些客戶做國際貿易樣品、小單量發運或者高價值的貨物基本上都會選擇拼箱業務模式。該項業務模式創新,來自國內蘇南、中西部等腹地的小票貨物如電子產品、汽車配件、電池原料、鑄鐵件、服裝等貨物,將通過拼箱作業,依托連云港口岸的航線服務到達世界各地,更好地服務國內、國際雙循環經濟發展。
對港口來說,隨著國際貿易新形勢新變化,探索更加便捷的拼箱貨物的通關模式,能夠吸引更多客戶選擇從連云港市口岸出口產品,對開拓更有競爭力的國際貿易拼箱市場,促進連云港地區跨境電商海運業務發展均具有重要的意義。
新成效助推雙循環建設
“本次‘先報后裝’模式創新,主要是解決業務模式成立的問題,隨著該業務模式帶來的國際集裝箱拼箱業務的增長,連云港港與連云港海關將持續優化相關業務流程和服務,不斷提升連云港市口岸的綜合物流服務能力和水平。”連云港港有關負責人介紹道。
該負責人還表示,隨著“千萬標箱,東方大港”建設的不斷深入,連云港港將和連云港海關一道,努力把位于自貿創新聯動區的上合物流園B型保稅物流中心,打造成“先報后裝”的集裝箱拼箱監管中心,實現區港協同,港口集裝箱辦理效率的規模化和高效化,為蘇南、中西部地區優質的國際集裝箱小票客戶,提供優質高效的集裝箱拼箱業務服務,服務國內、國際雙循環經濟建設發展。
此外,隨著自貿創新力度的持續發力,在口岸海關與腹地海關實現關務協同基礎上,將在腹地陸港海關監管區域設置“先報后裝”集裝箱拼箱監管中心,實現內陸拼箱查驗合格后,直達連云港港裝船出海。(文/胡皓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