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中國國際發展知識中心在第二屆可持續發展論壇上發布了《中國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進展報告(2021)》。報告全面分享了2016年至2020年間中國落實2030年議程17個可持續發展目標的主要進展,總結了中國經驗。
第一,歷史性消除絕對貧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贏脫貧攻堅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底線。中國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進脫貧攻堅,改革創新扶貧體制機制,堅持實施精準脫貧方略,2020年底如期完成脫貧攻堅目標任務,現行標準下9899萬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提前10年實現2030年議程減貧目標。脫貧人口全面實現“兩不愁三保障”。貧困地區基礎設施快速改善,生產生活條件大幅提升,發展內生動力和能力明顯增強。
第二,國民經濟持續增長,發展韌性進一步增強。2016年至2019年,中國年均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達6.6%,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保持在30%左右。2020年,中國是全球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國內生產總值歷史性突破百萬億大關。經濟結構不斷優化,農業基礎更加穩固,工業轉型升級步伐加快,現代服務業已成為重要支撐。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中國積極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快速實現經濟恢復,在保障國內產業鏈供應鏈穩定的同時,也為全球抗疫和經濟恢復作出貢獻。
第三,居民收入和公共服務全面改善,人民物質和文化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全國居民收入穩定增長,人均可支配收入2016年至2020年年均實際增長5.6%,城鄉居民收入差距不斷縮小。公共服務水平持續提升,截至2020年,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社會保障體系,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逾13.6億人,基本養老保險覆蓋近10億人,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達到95.2%。居民消費結構加速升級,居民恩格爾系數持續穩定在較低水平,移動電話、互聯網、汽車等普及率持續提升。
第四,生態環境總體優化,綠色低碳轉型穩步推進。中國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打響藍天、碧水、凈土“三大戰役”,系統治理山水林田湖草沙,環境質量得到明顯改善。中國實施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戰略,推進減緩、適應氣候變化各項行動,加快發展方式綠色低碳轉型,堅定落實《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及其《巴黎協定》,積極參與全球氣候治理,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
第五,促進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與2030年議程協同增效,努力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中國高度重視加強可持續發展國際合作,把支持落實2030年議程融入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截至2021年8月,中國政府與141個國家和32個國際組織簽署200余份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中國秉持正確義利觀,在南南合作框架下積極開展務實合作,力所能及幫助其他發展中國家實現可持續發展。面對新冠肺炎疫情沖擊,中國對外提供大量防疫物資,為全球抗疫作出中國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