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是實現人民幸福的關鍵,可持續發展是破解當前全球性問題的“金鑰匙”,實現可持續發展需要各行各業的共同努力。
交通運輸是國民經濟中基礎性、先導性、戰略性產業和重要的服務性行業,是推動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支撐。作為交通運輸行業科研主力軍和“國家隊”,交通運輸部科學研究院(簡稱交科院)一直緊盯科技前沿,緊密結合交通運輸發展需求,緊跟科研發展動態,持久開展可持續發展相關研究,為交通運輸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中國可持續交通發展報告》(簡稱《報告》)的發布,凝聚著交科院科研工作者在可持續交通研究領域的成果和智慧,為第二屆聯合國全球可持續交通大會提供有力支持。《報告》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為指導,對我國交通可持續發展進行系統性解讀、全面回顧和全方位展示,總結提煉我國交通可持續發展的成就、采取的政策措施、推廣的技術應用和典型的實踐案例,為全球交通可持續發展分享中國經驗、貢獻中國智慧。
可持續交通助推加快建設交通強國
《報告》編寫過程中,國家有關部門、地方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及有關科研院所、企業和專家給予了大力支持和幫助。為保證《報告》的國際性、權威性、通俗性、全面性,交科院科研團隊深入論證,扎實有序推進編制工作。
他們查閱了大量的文獻資料,包括《中國交通運輸改革開放40年》《中國交通運輸改革開放30年》等,并以《中華人民共和國可持續發展國家報告》、《中國交通的可持續發展》白皮書、《中國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國別方案》等為參考和依據,全面梳理交通運輸發展歷程和輝煌成就。
《報告》梳理了我國可持續交通發展歷程的三個階段。
● 1949年至1978年,中國致力于解決交通運輸“有沒有”的問題,建設發展了新中國交通運輸體系;
● 1978年至2012年,中國致力于解決交通運輸“夠不夠”的問題,推動交通運輸快速發展;
● 2012年至今,中國致力于解決交通運輸“好不好”的問題,加快推動交通運輸高質量發展,建成了名副其實的交通大國,正在向交通強國邁進。
經過多年發展,我國綜合交通基礎設施網絡日臻完善,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有力支撐;交通運輸服務水平不斷提升,持續增進民生福祉;綠色交通發展成效顯著,為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作出貢獻;交通運輸安全生產和應急能力不斷提高,增強人民群眾安全感;交通運輸國際交流合作持續深化,服務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把建設人民滿意交通作為目標
黨的十九大明確提出加快建設交通強國的宏偉目標,中共中央、國務院陸續發布《交通強國建設綱要》和《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擘畫了交通強國建設的藍圖,我國交通發展踏上新征程。《報告》編寫人員說:“在此背景下,展示中國可持續交通發展成就,分享中國可持續交通發展的經驗和做法,對于高質量、高效率建設交通強國具有重要意義。”
《報告》提出,中國將堅持把建設人民滿意交通作為推進可持續交通發展的目標,堅持把當好先行作為推進可持續交通發展的定位,堅持把新發展理念作為推進可持續交通發展的引領,堅持把改革開放作為推進可持續交通發展的動力,堅持把創新驅動作為推進可持續交通發展的支撐。
不難發現,可持續交通是實現交通強國建設目標的基本要求和必由之路,可持續交通的發展目標從本質上也是交通強國建設的目標和追求。
《報告》編制過程中,作為牽頭部門的交科院交通發展研究中心綠色交通創新團隊發揮了獨特作用。該團隊依托研究成果形成了一大批引領和指導行業綠色發展的政策和標準制度,打造了一批綠色交通示范工程。基于前期的科研積累和對優勢科技資源的整合,該團隊正通過扎扎實實的工作,積極投身可持續交通發展的實踐。
做可持續交通的智庫擔當
如何構建一個完整的可持續交通體系?中國可持續交通取得了哪些成就?
交科院科研團隊從貫徹新發展理念五個方面,以及統籌發展和安全,對中國可持續交通進展與成效進行了闡述,主要包括促進綜合交通運輸協調發展、推進交通運輸創新驅動發展、推動交通運輸綠色低碳轉型、加強交通對外開放與交流合作、讓人民共享交通發展成果、生命至上與安全發展等內容。
“創新是交通可持續發展的動力源泉。”《報告》編寫人員說,經過不懈努力,中國的交通科技從跟跑世界一流水平為主,進入到跟跑、并跑、領跑并行的新階段。
《報告》顯示:
截至2020年年底,中國已經在交通運輸領域布局建成22個國家重點實驗室、28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4個國家工程實驗室、8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3個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同時還布局建設了254個部級科技創新基地。
截至2020年年底,形成了包括8部法律、43部行政法規、300余部地方性法規、288件部門規章、近300件地方政府規章的綜合交通法規體系。
從整體到局部,由大的方面到小的細節,研究逐步深入。《報告》特別關注到互聯網條件下,各地積極推進智慧化運輸服務發展的嘗試。如深圳市推出深圳灣生態科技園MaaS試點示范,通過對典型案例的研究,以點帶面展示中國經驗。
基礎研究是形成科學技術優勢和制高點的根本途徑,是所有技術問題的總機關。“可持續交通目標的實現過程中,充滿著挑戰,基礎科研是解決各類挑戰的重要基石。”《報告》編寫人員表示,交科院科研團隊在可持續交通研究中堅持基礎研究整體性思維,把握基礎研究與應用研究日趨一體化的發展趨勢,注重解決實際問題,以應用研究反促基礎研究,為可持續交通技術創新提供支撐。
圖文來源:中國交通新聞網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