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青島市“十四五”專項規劃已陸續印發。10月28日,青島市舉行第七場“十四五”專項規劃政策解讀系列新聞發布會。青島市海洋發展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戚永戰介紹了青島市海洋發展局編制的《青島市“十四五”海洋經濟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
該《規劃》明確了海洋經濟綜合實力顯著提升、現代海洋產業體系逐步完善、海洋科技創新能力大幅增強、海洋經濟開放合作再上新臺階、海洋可持續發展潛力持續提高和居民來自海洋的獲得感進一步提升等六個方面的發展目標。
實現這些目標的發展路徑也十分明確。戚永戰介紹說,一是堅持陸海統籌協調發展。突出以海帶陸、以陸促海,形成“雙核引領、灣區聯動、集聚發展、區域協同”發展布局。強化西海岸新區、藍谷核心區的“雙核”引領作用,促進膠州灣東岸、膠州灣西岸、膠州灣北岸、嶗山灣—鰲山灣西岸等灣區聯動,強化重點海洋產業園區建設,推動海洋產業集聚發展,推進膠東經濟圈海洋經濟一體化發展。
二是構建現代海洋產業體系。按照“3+X”的思路,重點發展海工裝備制造、海洋藥物和生物制品、海水淡化等海洋戰略性新興產業及其他潛力產業,發揮中國海洋工程研究院、中國船舶集團海洋裝備研究院、青島海洋生物醫藥研究院、青島海洋食品營養與健康創新研究院等科技平臺作用,建立健全“企業+研究院”前端、中端、后端對接機制,推進一批支撐作用強的重點項目建設,提高深遠海開發技術研發和裝備集成建造水平,加快構建現代海洋產業體系。
三是加快建設世界一流港口。加快港口資源整合,實現由目的地港向樞紐港、由物流港向貿易港“兩大轉型”。推進國際航運服務中心建設,進一步完善現代航運服務體系,加快建設中日韓跨境電商零售交易分撥中心、上合組織國家地方特色商品進口體驗交易中心,打造上合組織國家面向亞太市場的出海口。
四是強化海洋科技創新引領。加快建設國際海洋科技創新中心,依托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中科院海洋大科學研究中心、國際院士港等,實施海洋關鍵領域科技攻關,完善海洋科技成果交易轉化、海洋高技術產業示范等機制。推動部、省、市共建國家深海基因庫、國家深海大數據中心、國家深海標本樣品館,形成深海資源全鏈條服務支撐能力。支持中國海洋大學加快建設特色顯著的世界一流大學,培育海洋拔尖創新人才。
五是深度參與全球海洋治理。堅持“走出去”和“引進來”相結合,積極參與海洋命運共同體和藍色伙伴關系建設,搭建海洋領域國際合作交流平臺,建設海洋命運共同體先行示范區。
六是加強海洋生態文明建設。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深入推進海洋資源集約節約利用、海洋環境綜合治理,提高海洋防災減災能力,不斷優化沿海人居環境和景觀。加強海洋生態保護與修復,提升海洋生態系統碳匯增量,助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
據了解,下一步,青島市海洋發展局將建立健全《規劃》實施機制,聚焦“十四五”期間海洋領域重點任務、重點項目和重點工程落實工作方案,著力做好經略海洋大文章。
圖/文來源中國中小企業信息網_地方政府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刪除處理。